深知水師之強大,但究竟強大至何等程度卻並無概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身在水師,又查閱了以往戰報、檔案,才發現大唐水師之強盛已經達到一個駭人聽聞之地步——整個東洋、南洋所有部族、所有國家的艦船大大小小加在一處,其數量也沒有大唐水師多。
更遑論戰艦之質量……
普天之下,唯一有可能與大唐水師比一比的,理論上隻有大食水軍——但那隻是理論,畢竟在不久之前的“波斯海”海戰,大唐水師便曾以少勝多,幾乎將大食水軍在波斯海的力量一舉殲滅。
所以出去給武娘子打下一個海島而已,不費吹灰之力。
李謹行坐在書案一側,蹙眉道:“哪有如此簡單?打下一處海島不難,但難在選擇哪一處海島……既不能太近,以免朝野物議、有損武娘子名譽,又不能太遠,去一趟要在海上航行幾個月,有什麼意思?還不能太大,過於矚目弄不好引來中樞乾涉,更不能太小,配不上武娘子的身份,還沒有驚喜感……不好弄啊!”
越想越煩躁,連連搖頭。
以往讀史的時候,對那些阿諛逢迎的奸佞不屑一顧,如今自己得了一個“幸進”之機會,卻愕然發現原來阿諛逢迎其實也並不容易,揣摩上意、將事情辦的漂漂亮亮,著實很難。
李義府卻似乎胸有成竹,將桌案上的文牘檔案收拾一下堆在一邊,然後從一旁牆壁下的箱子裡翻出一副海圖,在桌案上鋪展開來,招呼李謹行過去觀看。
兩人站在桌案前,湊在一處觀閱海圖。
李義府用炭筆在東南沿海畫了一個弧線:“距離太近不行,所以這個區域排除。”
李謹行點頭。
這個區域之內雖然海島眾多,但是距離大陸太近,許多島嶼都隸屬於沿海某一州縣,屬於帝國版圖之內,自然不能予以攻占。
李義府又在遠離大陸的地方畫了一道更大的弧線:“此線之外,距離太遠,也不合適。”
然後,海圖便出現兩條弧線之間一道彎曲、狹長的海域,其中島嶼大大小小、星羅棋布。
“太大的不行,太小也不行。”
李義府又根據海圖之上標注的各處島嶼之大小,圈圈畫畫,最後幾乎全部剔除……
再加上已經被水師占領的島嶼,真正遠近大小合適的無主之島,幾乎沒有。
李謹行有些惱火:“還以為你有主意呢,居然消遣我?”
“我豈敢消遣將軍?我之仕途生涯、身家性命全都押在此次行動之上!完不成任務,將軍大不了依舊做你的校尉,我這輩子卻是都得毀了!”
李義府語氣幽怨,卻不敢抱怨。
畢竟導致他深陷如今之窘境的乃是房俊,萬一抱怨之言傳入房俊耳中,武娘子也保不住他……
他直接用炭筆在倭國下方畫了一個圈。
李謹行愕然:“伊予島?”
倭國名義上倭王至高無上,實則也隻能掌控飛鳥京那麼屁大點兒的地方,其餘國土之上邦國林立、派係縱橫,區區彈丸之地最巔峰時期居然有百餘個“國”……
而“伊予島”之上便有四個邦國,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四國”。
李義府捋著胡須笑眯眯盯著海圖,越看越是滿意:“此座島嶼不大不小、不遠不近,與倭國隔海相望,島上平原不多、礦產貧瘠,不是那麼惹人矚目,很是合適。”
李謹行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此島名義上仍隸屬於倭國,如今倭國領土大多被蝦夷人所占,其國民大多流亡至築紫島、伊予島,吾等若要攻占伊予島便需將其上之倭人儘數驅逐,如若遭遇反抗就要實施殺戮、抓捕,此舉必然惹來中樞抗議,咱們不能給大帥與武娘子惹麻煩。”
李義府不以為意,手中筆往上抬了抬,點在築紫島位置:“何須吾等動手?隻需暗示一下築紫島上的高句麗人,他們必然歡欣鼓舞,願意去伊予島上燒殺擄掠,屆時倭人必向大唐求助,咱們趁勢乾預、鳩占鵲巢。”
(本章完)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天唐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