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七章 圖窮匕見_天唐錦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唐錦繡 > 第二一三七章 圖窮匕見

第二一三七章 圖窮匕見(1 / 2)

房俊抵達太極宮,由承天門入宮進了禦書房,發現數位大臣已經在座,相互見禮之後,跪坐在李承乾右手邊。

李承乾穿著明黃色的常服,燈光下看著似乎瘦了一些,精神不錯,指著桌麵上一份戰報:“剛剛送抵長安的安西軍戰報,木鹿城大捷!薛仁貴就不說了,素來謀略出眾、勇冠三軍,有此表現乃情理之中。這王孝傑卻是素未所聞,可此番無論是可散城激戰、亦或追逐千裡殲滅奧夫所部生擒敵酋,實在是驚豔啊!”

他確實佩服房俊栽培、簡拔人才的能力,似乎無論身在何方、擔任何職,總是能夠有那些以往不聞一名之人異軍突起、閃耀一時。時至今日,大抵大唐軍隊之中公認的青年才俊們,或多或少都曾受過房俊的知遇之恩。

一次兩次或許是運氣,但如此之多的後起之秀經由房俊之手展露才華,那就是慧眼識人、知人善用的能力了。

一旁,劉洎笑嗬嗬道:“安西軍素來人才濟濟、戰力強悍,由其鎮守邊陲,才能確保河西無虞、關中久安。”

房俊看了他一眼,沒有搭理。

這廝一貫在朝中渲染“安西威脅論”,試圖以此打擊軍方之氣勢,不過正值西域之戰,任誰也不敢對安西都護府有所削減,否則無法承擔有可能戰敗之後果。

劉祥道放下茶杯,一臉凝重:“既然可散城已經擊敗敵軍主力確保安西都護府乃至於整個西域無憂,有可能追殺不休、勞師遠征?要知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啊!”

這亦是當下朝堂之上一支非常流行的觀點,可散城已被攻陷、大食軍隊主力潰敗,且帝國對於河中地區的領土並無長期占領之意,又何必耗費無以計數的後勤輜重、讓薛仁貴率領一支偏師深入大食腹地、兵鋒直指大馬士革?

許多人看來,這就是漢武帝一般的“窮兵黷武”,除了空耗國力成就某一些人的豐功偉績,又有何益?

房俊有些不悅,這些個文官對於打壓軍方簡直不遺餘力,得了一個空子便往裡鑽,毫不顧及長遠戰略,說是鼠目寸光都是輕的,根本就是為了鬥爭而鬥爭、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禦史大夫沒讀過書麼?”

“太尉何出此言?”

“《司馬法》之言為何隻說前半句,卻對後半句隻字不提?‘國雖大、好戰必亡’誠然至理,但任何事都有其正反兩麵,不能走極端,所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安西軍長驅直入大食腹地不僅在於攻城掠地,更在於對大食上下予以震懾,使其再不敢輕言犯境,這是長久之戰略,禦史大夫怎能隻言其弊、不言其利?”

房俊背脊挺直、侃侃而談,居然有幾分“舌戰群儒”之神韻氣質:“天下知道,取其中庸也……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基本等於指著劉祥道的鼻子大罵“小人也”!

劉祥道氣得滿麵通紅,其餘人包括李承乾在內則頗為驚異的看向房俊,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嘖嘖稱奇。

這句話出自《中庸》,而《中庸》乃《禮記》之中並不著名的一篇,其本源思想“致中和”,不偏不倚、不走極端、萬物和諧。

以往房俊“詩詞雙絕”、名傳天下,大多數人認為不過是其才天賦異稟而已,領略文字之神髓、獨占韻律之奧義,故能做出傳頌千古之文章。但其本身卻“不學有術”,經史子集諸般經典沒讀過幾本……

可現在居然連《中庸》都讀過,且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豈不令人稱奇?

馬周忍不住笑道:“太尉想必已經通讀《禮記》?”

房俊頗為得意:“以往總是因不學無術之緣故,被某些人引經據典指桑罵槐卻無力反駁,甚至對一些典故聞所未聞、引為笑柄。故知恥而後勇,懸梁刺股、讀書不輟,如今也能引用書中之言罵人了,著實舒坦!”

“哈!”

聽他說的有趣,諸人一並笑了起來。

劉祥道也笑著搖頭,嫌棄道:“不過是讀了本《禮記》而已,何足道哉?我家五歲小兒也能通讀。”

房俊笑道:“你家小兒可敢當麵罵你‘小人’?”

劉祥道忍不住笑起來:“那肯定不敢,我打他屁股。”

這回連李承乾都笑出聲,擺擺手,道:“君前奏對、各抒己見,此言路暢通、虛心納諫之美事也,不可讀了幾本書便引經據典學著罵人。”

房俊認錯:“微臣知罪,下回不引經據典了,我直接罵。”


最新小说: 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 風生水起,山海可平 高考失利,拜該隱為師穿越異界 收徒萬倍返還師傅我超厲害 重生異界,開局覺醒無限物資 你們有外掛?那我隻能上科技了 淩霄宗破產重組計劃 龍途重開 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快穿:不當血包了,我創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