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長倩麵色如常、鎮定自若:“國主乃太宗血脈,就藩於外、為國藩籬,力求經略‘扶桑’、整軍經武成為大唐東海之屏障,為此,勤儉治國、艱難困苦,實在拿不出珍寶錢帛作為賀禮。”
有人笑道:“咱們都知道魏王日子過的艱苦,可總不能什麼也不拿吧?”
“魏王為國藩籬、誌存高遠,即便什麼也不拿也在情理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錯,隻要魏王能夠將扶桑治理得妥妥當當,使得帝國在東海之上拒敵於外,便有大功於社稷,豈在意那點賀禮?”
不僅因魏王李泰第一個出海就藩、封邦建國,麵對種種困難舉步維艱,朝堂之上要予以體諒,單隻是站在殿中這個器宇軒昂、不卑不亢的少年,就無人敢於輕視,更彆說拿話譏諷挖苦。
誰人不知岑長倩乃貞觀書院之佼佼者,深受房俊器重?
即便不在意房俊,又有誰不知當初李治兵變之時是岑長倩率領“神機營”死守東宮、保護太子無恙?
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個少年前途無量,其叔父之餘蔭、其建立之功勳、其自身之才華,即便仁和一朝因其年齡原因未必走到高位,但等到將來太子登基,此子必然青雲直上、一飛衝天。
官場之上捧紅踩黑,誰會如程咬金那般得罪人?
岑長倩站在殿上,微微躬身將禮盒交給一旁的內侍:“倭島偏居海外、蠻荒之地,其國衰弱、其民愚昧、其地貧瘠……然如今舉國上下內附於大唐,卻是風生水起、人傑地靈,甚至於天地之中長出如此祥瑞,足以說明我大唐如日中天、奉天承運,即便倭島那等不毛之地,也由此逆天改命!”
李承乾來了興趣:“哦?不知是何等祥瑞?”
“請陛下一觀便知!”
內侍捧著錦盒快步來到禦案之前,將錦盒放在案上打開,李承乾俯身而視,頓時瞪大眼睛。
錦盒之中,一支“雙穗禾”躺在其中……
劉洎離得近,側身踮腳看了一眼,大吃一驚:“居然是‘神禾’!”
太極殿上頓時一片鼓噪,紛紛目露驚奇。
李承乾龍顏大悅,一揮手:“拿去給諸位愛卿一觀,看看與當年神禾原產出的‘神禾’是否一樣?”
所謂“神禾”,既“禾生雙穗“,一株禾稻長出雙穗,自古便被視為上天對帝王德政或地方治理的嘉許。
貞觀元年,太宗皇帝出遊至長安城南,田野之中見到禾生雙穗的景象,稱之為“神禾“,命其地為“神禾原”……
如今倭國剛剛內附於大唐,成為大唐海外藩國之一,便出現了此等“神禾”,豈不正說明陛下封邦建國之決策上應天心、下順民意,乃千古之德政?
什麼金山銀山的賀禮,也比不過這小小的一株禾苗!
內侍捧著錦盒在殿內遊走,房俊待其來到近前也仔細打量,他曾經便是學農出身,知道這種變異株是有概率存在的,卻從未曾一見,自然很是好奇,甚至上手婆娑,翻過來仔細觀察,看看是否李泰那廝弄虛作假。
內侍臉都白了,瞪大眼睛戰戰兢兢,唯恐房俊手上一用力將這“神禾”掐斷……
房俊嘖嘖稱奇。
當然所謂“禾生雙穗”不過是特定情況之下的基因變異而已,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並不具備複製性,隻能作為奇聞異趣廣為流傳。
但這東西確實神奇、稀有,難怪被視為“祥瑞”。
傳說之中甚至有“九穗禾”這種東西,當然,李承乾是配不上“九穗禾”這種最頂級的“祥瑞”的,那得是炎帝那種級彆的千古聖王才行……
果然,李承乾見到“雙穗禾”龍顏大悅,“扶桑國”非但不用朝貢,反而獲賜諸多錢帛糧米、金銅珍寶。
……
除此之外,琉求、呂宋、訶陵、墮婆登、陀洹、哥羅等海外番邦皆有使節朝覲,且無一例外上書言及當地居民心向華夏,懇請效仿倭國實行“公投”內附於大唐……
朝堂上的大臣們心領神會,這必然是水師搞出來的把戲,不費一兵一卒顛覆當地之政權,使得大唐順理成章成為這些番邦的宗主國,進而將諸位親王分封於彼處。
雖然看上去有些輕率,但從法理之上又無從挑剔——任何政權也不能替代人民之話語,當舉國上下一致投票讚同內附於大唐、成為大唐海外一處藩國,誰也不能反對。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天唐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