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轆轆碾過界碑時,山坳裡飄來斷斷續續的童謠。
袁紹辨出是潁川童蒙常誦的《勸學歌》,握著輿圖的手卻驟然收緊——羊皮卷角落洇著昨夜燭淚,標記荀氏彆院的位置暈開一小片黃漬。
暮色漫上林梢時,他們遇見第一隊郡兵。都伯的皮甲在夕照下泛著暗紅,長戟橫過官道的瞬間,最後那輛馬車的麻布微微顫動,露出半截包銅車轅上新鮮的刮痕。
“汝南來的?”都伯挑起車簾,目光掃過裝滿陳蔡茯苓的木箱。
袁紹躬身遞上路引,袖中暗袋裡的金餅貼著腕脈發燙。山風掠過道旁新抽穗的麥田,帶著兵刃特有的鐵腥氣。
當第二十輛馬車的軲轆碾過界碑裂痕時,袁紹解下腰間牛皮水囊啜飲。
酸澀的濁酒劃過咽喉,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劃過他的咽喉,讓他瞬間清醒。
他想起三日前許攸捧著輿圖說“此去河內幾百裡,步步皆刀叢”時,案幾上搖曳的燭火是如何將謀士的倒影撕成碎片?。
袁紹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他知道,這一路上他將不得不麵對無數的考驗,但無論是為了前世的遺憾,還是為了今生的抱負,他都必須走下去。
他輕輕放下水囊,整了整衣冠:“此地不宜久留,我們繼續前行吧。”
再次踏上潁川郡的土地,袁紹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前世的一幕幕如電影般在他腦海中閃過。他望向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滄桑。
“官渡...”袁紹閉了閉眼,喉嚨裡泛著鐵鏽味。
那日淳於瓊渾身是血地衝進大帳,說烏巢火起時,郭圖正在帳中力諫分兵攻曹營。記憶裡郭圖的嗓音尖細如錐:“此天賜良機,若遣輕騎突襲,必破曹賊!”
潁川八大才子,曹操竟得了七個。剩下那個...
“郭公則。”想起自己身邊的潁川郡謀士郭圖,袁紹不禁頭疼欲裂。
前世的那場敗北,雖然主要原因在於自己,但郭圖卻難辭其咎。
那個自詡聰明絕頂的郭圖,幾次三番地誤導自己,導致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袁紹至今仍記得,那些因郭圖之計而喪命的將士,以及自己失去的領土和尊嚴。
重活一世,袁紹心中有了決斷。他深知郭圖的才華,但也明白此人並非自己的良配。這一次,他決定將郭圖引薦給曹操,讓這位亂世梟雄去品味郭圖的“智慧”。
袁紹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心中暗道:“郭圖啊郭圖,你前世坑我至此,這一世我便讓你為曹操效力,看看你能否在曹孟德麾下發光發熱。或許,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歸宿。”
袁紹的車隊緩緩駛入潁川郡,而他的心,比車輪還要沉重。
此行路過潁川郡,除了物資的補給,更重要的任務是說服這裡的世家大族——荀家,支持自己的霸業。而在這其中,能夠拐走荀彧,那位被譽為“王佐之才”的荀家之子,無疑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在袁紹的心中,早已為荀彧預留了一個位置,那個位置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他在夜深人靜時,都會反複推敲如何才能說服這位才子。
他想象著荀彧在朝堂之上,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遠見的卓識,為自己出謀劃策,那是何等的美事。
暮色將垂時,三輛蒙著青布的馬車碾過官道上的車轍。車轅上懸著的銅鈴在秋風裡響得零落,領頭的驊騮馬鬃毛間還沾著幽州帶來的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