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光和元年_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9章 光和元年(1 / 2)

春寒未褪,雒陽城的朱牆碧瓦仍浸在薄霧裡。

崇德殿內,劉宏斜倚憑幾,指尖輕叩案上攤開的緯書——《春秋感精符》的竹簡泛著幽光,“光耀調和,四海安寧”八字朱批猶新。

階下太史令王立以額觸地,玄色官袍在青磚上鋪開如垂死鴉羽。

“陛下,惑犯心宿二度,天象示警,然此讖可化凶為吉。”

年輕的帝王猛地攥緊簡牘,絲絛玉墜簌簌作響。他看見案頭堆積的奏疏:交趾叛亂、鮮卑寇邊、西邸賣官的銅錢已摞到殿柱斑紋處。

“傳詔罷。”

“今年起,改元光和。”

“光和——取日月相攝,災異消弭之意。”

新年的號令隨著快馬傳遍州郡,仿佛真有一道無形的“光”掃過瘡痍的大地。

雒陽的酒肆裡,儒生們低聲議論緯書中的祥瑞;田間老農跪拜官府的告示,祈禱年號能驅散蝗災的陰霾;而州郡的豪強們卻冷笑不語,他們知道,這不過是皇帝在搖搖欲墜的社稷上,又糊了一層金箔般的虛妄。

未央宮的簷角下,劉宏凝視著新鑄的“光和”銅錢在掌心泛出冷光。

他看不見千裡外餓殍遍野的豫州,也聽不見西涼羌人卷土重來的鐵蹄聲。讖緯的吉兆化作一縷輕煙,消散在暮春的風裡。

“陛下,太尉楊賜、司徒袁隗求見。”中常侍張讓的聲音從殿外傳來,打斷了劉宏的思緒。

劉宏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又是他們。這些士族大臣們,表麵上恭敬有加,實則處處掣肘。他深吸一口氣,轉身時已恢複了平靜的神色:“宣。”

楊賜和袁隗並肩而入,衣冠楚楚,步履從容。他們行禮的姿態無可挑剔,卻讓劉宏感到一種無形的壓迫。

“陛下,”楊賜開門見山,“關於青州賑災一事,臣等認為應當由當地士族協同官府辦理,方能確保錢糧不被小吏中飽私囊。”

劉宏的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又是這一套說辭。

士族把持地方,朝廷政令難以下達,這已是積弊多年。他強壓心中不快,淡淡道:“楊卿所言極是。不過朕思慮再三,決定派禦史中丞親自督辦。”

楊賜與袁隗交換了一個眼神。袁隗上前一步:“陛下,禦史台人手有限,恐難兼顧。況且...”

“夠了!”劉宏突然提高了聲音,隨即又強自按捺,“朕意已決。兩位愛卿若無他事,便退下吧。”

待二人退出殿外,劉宏猛地將案幾上的竹簡掃落在地。竹簡落地發出清脆的聲響,驚得殿外侍立的宦官們噤若寒蟬。

“陛下息怒。”張讓小心翼翼地撿起竹簡,雙手奉還。

劉宏沒有接過,隻是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傳蔡邕。”

蔡邕來得很快。這位當代大儒雖出身名門,卻因直言敢諫而屢遭排擠。他行禮時,劉宏注意到他的衣袖已有些磨損,卻漿洗得一絲不苟。

“伯喈,朕召你來,是有要事相商。”劉宏示意侍從退下,殿內隻餘二人,“士族勢大,朕之政令不出洛陽,卿可有良策?”

蔡邕沉吟片刻,目光堅定:“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

“講。”

“設立新學。”蔡邕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不授經學,不考德行,專攻文書、算數、律法、繪畫等實用之技,招收寒門俊秀,由陛下親自擢拔任用。”

劉宏眼前一亮。這不正是他苦思不得的破局之法?士族之所以能壟斷仕途,正是因為控製了經學解釋權和舉薦渠道。若另辟蹊徑...

“好!”劉宏拍案而起,“就在鴻都門設學,名為"鴻都門學"!伯喈,此事由你全權負責。”

消息傳出,朝野震動。

太學內,一群太學生聚集在槐樹下,議論紛紛。


最新小说: 不想活了,哥哥們重生了 末日性轉變成女孩的我可不會撒嬌 青蕪誌 挺孕肚尋夫,禁欲大佬寵妻上癮 重回五百年前,我成了天下第一 港片情報王 瘋批女仙開局吊打仙界大佬 快穿:嬌氣包又被陰濕大佬盯上了 火神名錄之冰棱天 快穿路人就要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