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他進來。”劉焉整理衣冠,恢複了莊重的神情。
董扶匆匆入內,神色凝重。他年約五旬,須發斑白,一雙眼卻炯炯有神。
不等寒暄,他便低聲道:“劉公大禍臨頭而不自知,扶特來相告。”
劉焉心頭一震,強自鎮定道:“董侍中何出此言?”
董扶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偷聽,才湊近道:“劉公欲往交州,實乃下策。扶夜觀天象,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劉公宗室之胄,德高望重,若往益州,必成大業。”
劉焉手中的茶杯差點跌落,他死死盯著董扶:“此話當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扶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此乃扶近日推演所得。“益州分野,天子之氣;西南之地,龍興之所”。劉公若不信,可自觀之。”
劉焉接過竹簡,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星象推演和讖語。
其中“益州有天子氣”幾個字格外醒目。
書房內一時寂靜無聲,隻有燭火跳動,在兩人臉上投下變幻莫測的光影。
劉焉心中翻江倒海。他本隻想遠離紛爭,偏安一隅,董扶的話卻在他心中點燃了一簇野心的火苗。益州沃野千裡,易守難攻,若真如董扶所言...
“董侍中深夜前來,不會隻為告訴本官這些吧?”劉焉試探道。
董扶微微一笑:“劉公明鑒。扶不過順應天命,前來指點迷津。至於如何抉擇,全在劉公一念之間。”
劉焉沉默良久,突然問道:“此事還有誰知?”
“天機不可輕泄。”董扶搖頭,“除劉公外,無人知曉。”
劉焉起身踱步,內心激烈鬥爭。去交州,可保平安;往益州,則可能卷入更大的風波,但也有機會...
“董侍中以為,本官該如何做?”
董扶正色道:“若劉公甘願碌碌一生,交州足矣;若胸懷大誌,則益州才是用武之地。不過...”他頓了頓,“益州刺史郤儉貪婪殘暴,民怨沸騰,恐非易與之輩。”
劉焉眼中精光一閃,隨即恢複平靜:“本官明白了。多謝董侍中指點。”
“大人若有意,下官願效犬馬之勞。”董扶深深一揖。
劉焉深吸一口氣,眼中野心再也掩飾不住:“董侍中厚愛,劉焉銘記於心。”
次日,劉焉重新上書,言辭懇切:
“益州刺史郤儉,貪暴無度,百姓怨聲載道,若不整治,恐生大亂。臣願請命為益州牧,肅清吏治,安定一方!”
他的奏疏很快得到回應。朝廷正為各地叛亂焦頭爛額,聽聞劉焉主動請纓,自然應允。
很快,詔書下達:
“以劉焉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即日赴任。”
臨行前,劉焉站在洛陽城外,回望巍峨的宮城,眼中浮現出一抹冷笑。
“天下將亂,漢室衰微,我劉焉豈能坐以待斃?益州……或許正是我的機會。”
他翻身上馬,帶著親信部屬,向益州進發。
而此時的益州刺史郤儉,尚不知自己的命運已被悄然改寫……
與此同時,德陽殿內,劉宏忽然發出一聲長歎。
張讓小心翼翼地詢問:“陛下為何歎息?”
劉宏苦笑:“朕今日分權於州牧,不知是救時之策,還是禍國之始啊。”
喜歡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請大家收藏:()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