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賈先生到了。”親兵在身後低聲稟報。
袁昊收回目光,轉身時已換上溫潤如玉的笑容:“文和先生,請上城一敘。”
賈詡緩步登上城樓,青衫在風中微微飄動。他向袁昊拱手行禮:“公子召見,不知有何要事?”
袁昊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遞了過去:“剛收到的消息,徐榮降曹了。”
“曹操已收編徐榮三萬兵馬,如今正加緊操練。”
“據聞,曹操有意在開春後對關中用兵。”
賈詡眉頭微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他接過竹簡,借著夕陽餘暉快速瀏覽。竹簡上墨跡猶新,詳細記載了徐榮在洛陽城西與呂布一戰,戰敗後,率殘部向曹操投降的經過。
“徐文耀……”賈詡輕歎一聲,指尖撫過竹簡上那個熟悉的名字,“當年在董卓帳下時,他曾與我共飲西涼烈酒。”
袁昊觀察著賈詡的反應,輕聲道:“先生與徐將軍有舊?”
“談不上。”賈詡合上竹簡,眼中閃過一絲追憶,“隻是同為西涼人,難免有些交集。此人勇猛善戰,尤其擅長騎兵調度,曹操得之如虎添翼。”
賈詡目光閃爍,若有所思道:“公子明鑒。關中乃兵家必爭之地,張濟盤踞已久,若曹操得之,則西可圖涼州,北可脅並州,對我等極為不利。”
袁昊轉身,直視賈詡:“文和可有良策?”
賈詡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著深不可測的謀略:“臣有一計,或可牽製曹操。”
“快講!”
“況且……”他頓了頓,手指點在地圖上一處,“張濟屯兵長安,正處曹操西進要道。”
袁昊眼中精光一閃:“文和的意思是……”
“張濟此人,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但其麾下西涼兵驍勇善戰。”賈詡捋著胡須道,“他與曹操素有嫌隙,若主公能遣使聯絡,許以重利,必能使其出兵牽製曹操。”
程昱皺眉道:“張濟性情反複,未必可靠。”
賈詡搖頭:“正因其反複,才更易為我所用。張濟如今夾在曹操與李傕之間,進退維穀。若主公伸出援手,他必感恩戴德。”
袁昊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皺眉道:“張濟性情剛烈,未必肯與我合作。”
“臣建議主公備下厚禮,以示誠意。關中缺鹽,可備上等青鹽千石。”
“就依文和之言。”袁昊露出近日來難得的笑容,“此事若成,文和當為首功!”
袁昊點點頭,忽然話鋒一轉:“父親將先生留在我身邊,先生可覺得委屈?”
賈詡眼中精光一閃,隨即笑道:“公子何出此言?袁公厚愛,賈詡感激不儘。”
“先生不必諱言。”袁昊望向遠處逐漸亮起的萬家燈火,“鄴城謀士如雲,潁川係、冀州係明爭暗鬥。父親將先生留在我這裡,無非是不想再添一個西涼係罷了。”
賈詡沉默片刻,忽然輕笑:“公子慧眼。不過袁公此舉,恐怕還有深意。”
“哦?”袁昊轉身,眼中閃過一絲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