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和這位張主任相談甚歡,也很快就達成了投資合作協議。
陳暮出資100萬,漁民村則出地50畝,張主任則出技術。
然後,陳暮代表的漁民村合資公司,持股40,漁民村持股30,張主任持股30,並擔任罐頭廠的廠長。
至於為何會出現漁民村合資公司和漁民村兩個同樣的持股單位,那是因為陳暮將其做了劃分。
漁民村合資公司和漁民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
漁民村合資公司,代表的是目前漁民村32戶,118人的利益。
而漁民村,則是代表整個漁民村的利益。
當然,目前來說,和漁民村合資公司的利益體沒什麼區彆,但是當時間過去,未來漁民村人口越來越多時,那就有區彆了。
陳暮進行劃分後,那麼不管未來漁民村有多少人,漁民村合資公司的利益團體,就是這32戶,118人。
哪怕未來1000人,1萬人,未來的人都無權享受漁民村合資公司的任何利益分紅。
哪怕是這32戶人的後代,他們除了能繼承長輩的股份利益分紅外,也無權去額外享受漁民村合資公司的利益分紅。
而漁民村,則是未來隻要是入了漁民村籍的所有人,例如這32戶的後代,以及嫁過來的媳婦,或者入贅的姑爺等等,都可以享受漁民村的利益分紅。
而漁民村的利益分紅,在哪?
這之前是沒有的。
但是,現在漁民村出了地,占股了30,那麼這30股份的分紅,就是漁民村的利益。
這個利益,就將由漁民村所有人分享。
按人頭來分享。
這方麵來說,沈婉鈞就沒資格。
她可以通過漁民村合資公司去享受分紅和個人權益,但是漁民村的一切都和她無關。
陳暮之所以將這區分開,就是為了避免為了股權利益起糾紛。
早早地將利益個體劃分清楚,那麼未來就不會扯皮。
而張主任這邊,除了30的利益分紅之外,每個月還有5000元的工資。
這個工資,如今在國內,絕對是頂薪級彆。
但是,人在港島那邊,拿的是8000港幣的月薪。
5000,已經少很多了。
至於說,這不是還有分紅嗎!
但,分紅是分紅,工資是工資。
分紅是因為股權才有的分紅。
而工資,是你乾活了,那就要有工資。
白乾活,不拿工資,就拿分紅,也不是沒有。
但是,那種協議,就比較複雜了。
陳暮這邊,不希望弄那麼複雜。
該給你的工資給,該有的分紅也有。
大家簡單一點,彼此也能夠合作更加愉快。
至於廠區選址,那就簡單了。
50畝地,對於如今擁有接近12平方公裡待使用麵積的漁民村來說,哪兒都能用。
不過,陳暮還沒直接讓張主任去用地。
陳暮可是穿越過來的人,那是非常清楚時代遠瞻性的。
現在隨便選塊地建廠房,不是不行。
等以後發展起來,又拆遷,那就麻煩了。
這就是為何,陳暮在給村裡修公路時,一定要提前預埋天然氣管道和電纜管道的原因。
至於修這條村裡的國道公路,陳暮之所以沒有讓工人提前預埋管道,那是沒必要。
因為,未來如果有需要埋設天然氣管道,那完全可以從公路兩旁鋪設過去。
“看來,我還需要一個會搞城市規劃的人才。”陳暮思索。
正好,李工頭那邊也成立了建築公司。
但他們也隻是交錢,成立了一個公司。
可是公司裡麵的各種人才,根本還沒有到位。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視野還很窄,看不到那麼遠,而如今他們太忙了。
忙的他們昏天黑地,也沒時間去聘請一些專用人才。
何況,那些專業人才,如今也用不上。
他們不搞大工程,根本用不上。
但,現在陳暮要用了。
漁民村現在名目下的土地總麵積,達到了13平方公裡。
雖然算不上全國最大村,但是在南方來說,占地13平方公裡的村,麵積也不小了。
尤其這可是在鵬城。
13平方公裡,雖然不算多大,但是不好好規劃,那也會出錯。
這可是自己的根據地,陳暮可不會將其搞的亂七八糟。
“你們還認識什麼城市規劃的同學嗎?最好是懂建築,考了建築師證之類的,我這邊急缺。”陳暮望著侯玉婷和沈婉鈞問。
“這個,我幫你打電話問問,應該是有的。不過呢,人家願不願意來,就不知道了。”侯玉婷笑說,“人家那可是在京城,留在城建等部門,怎麼都比這邊好。當然,如果你開高薪,或許就願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