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夏夜,全國千家萬戶的黑白電視機前,《新聞聯播》播出的一則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
“鵬城漁民村計劃貸款一億,建造兩棟全國最高摩天大樓”——這簡短的新聞,讓握著蒲扇的大爺驚得打翻茶碗,讓剛放下碗筷的工人一家麵麵相覷,也讓機關單位的會議室裡瞬間炸開了鍋。
京城胡同裡,老人們圍坐在槐樹下搖頭歎息:“一個漁村要蓋比天安門城樓還高的樓?瘋了!一億?那得是多少拖拉機、多少麻袋的票子!”
魔都弄堂裡,紡織女工們邊晾衣服邊議論:“聽說那邊連電燈都沒普及,拿什麼還貸款?彆到時候錢打水漂,連累國家!”
而在羊城的早茶鋪,茶客們用粵語激烈爭論:“特區搞試驗也不能這麼大膽吧?這要是成了,往後咱們是不是都能住到雲彩裡?”
各地的老百姓,對於這個勁爆新聞,都是感覺到不可思議。
有反對的,有讚同的。
而在專家那邊,爭論則更加激烈。
經濟學院的教授們連夜組織研討會,黑板上密密麻麻寫滿數據與公式。
“按照1979年的基建水平,一億資金相當於全國鐵路建設年度預算的十分之一!”
老學者拍著桌子,“沒有成熟的建築技術,沒有完善的金融體係,這不是建設,是賭博!”
但也有年輕教師激昂反駁:“特區本就是探路者!如果成功,不僅能拉動深圳經濟,更能為全國城市化提供範本!”
爭論聲中,有人默默翻出世界建築史,試圖從紐約帝國大廈的崛起尋找先例。
建築專家趙老在接受采訪時眉頭緊鎖:“從技術角度,1979年國內建築工藝尚不成熟,超高層建設麵臨結構設計、垂直運輸、消防疏散等諸多難題。但換個角度,若能借此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對國內建築行業將是一次飛躍。”
經濟學者李教授則在專欄中寫道:“貸款一億建樓,看似冒險,實則是特區探索外向型經濟的大膽嘗試。高樓建成後,可吸引外資企業入駐,帶動金融、貿易、服務業發展,從長遠看,收益或許遠超成本。”
不過,也有城市規劃專家擔憂:“漁村基礎薄弱,配套設施匱乏,高樓與周邊環境如何協調,如何保障水電供應、交通出行,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同時,關於貸款1個億是否合理性的討論,也在京城有關部門展開。
京城某監管局的會議室內,關於這筆貸款的爭論持續了整整一天。
有人擔憂:“萬一失敗,不僅是一億資金的損失,更會打擊全國改革開放的信心。”
但支持者據理力爭:“漁村敢想敢乾,正符合特區‘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如果成功,將徹底改寫中國城市建設的曆史!”
最終,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基調下,決策層決定給予政策支持。
何為政策支持,那就是如果漁民村這兩棟摩天大樓修著修著,差錢了,要停工,要爛尾,那就給予資金支持。
就是,確保兩棟摩天大樓一定要修起來,一定要能建成。
決不能爛尾,成為笑話。
當然,如果這樣,那就要求銀行必須全程監管資金使用。
決不能出現資金濫用的情況。
而消息傳遞到鵬城四大行領導那,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當他們得知陳暮居然是要拿錢修兩棟摩天大樓,還上了《新聞聯播》時,他們很慌。
真的很慌。
他們以為陳暮是要搞基建,那就搞唄。
反正鵬城哪兒不是在搞基建呢。
但是沒想到,好家夥,陳暮居然要修兩棟摩天大樓。
這個太瘋狂了。
當場他們就有點嚇尿。
四人立刻開了一個碰頭會,討論這件事鬨大了,上麵會不行號責罰他們。
畢竟,他們弄的這個貸款,在鵬城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畢竟特區嘛,什麼都是摸石頭過河。
所以,用那條公路的收費權抵押如此新奇的事物,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可是這出了特區,那就不靈了。
甚至於說,是違規操作。
這種情況下,上麵責罰,問責,他們可就難辦了。
結果沒曾想,上麵打來的電話居然是讓他們繼續支持陳暮。
一旦資金鏈不夠,必須支持,讓其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完成兩棟摩天大樓的建設。
這個,著實是出乎他們的意料。
當天晚上,他們就連夜跑到了漁民村工地上。
看著那亮若白晝的工地,幾百號人在那乾的熱火朝天,四位銀行領導也被這情緒感染。
這能不成功嗎?
這如火如荼的工作乾勁,必須成功啊。
尤其,他們還看見了陳暮這邊剛招募來的幾個建築學的大學生,那也是沒有休息,在那指揮工人打樁,以及進行場地的協調。
“你們村長呢?”四位領導抓住一名大學生詢問。
“村長?哦,你說的是陳暮村長吧。他在家睡覺啊。這裡又用不上他,他也不會。”大學生頭也不回地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睡覺?
這個時間段,還能睡的踏實?
四位銀行領導,隻能繼續趕往漁村,一眼就看到了陳暮的那棟小洋樓。
所幸,現在村裡路好走,而且路燈也都安裝好了,夜晚明亮,車直接一路開到了陳暮家的院子裡。
這讓四大銀行的領導感覺到莫名的舒服。
這之前在鵬城跑,那是真的很難受。
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路,雖然一直在修,但是這需要時間。
而進入漁民村地界後,這一路過來,路太舒服了。
而且一路到了陳暮家裡。
瞧瞧這眼光,這路修的好!
得推廣啊。
當陳暮聽聞四大行的領導連夜過來找自己,陳暮也是愣了。
睡眼惺忪起來,不知道怎麼了。
“陳暮村長,是這樣的。關於你修兩棟摩天大樓,上麵總行有指示。”四位領導連忙將總行那邊傳遞過來的政策跟陳暮傳達了一番。
陳暮一愣。
“還能貸款?”陳暮心中一樂。
這貸款越多,就越能幫自己將那90箱黃金給洗乾淨啊。
“陳暮村長,那是指在你資金遇到困境下,我們能繼續放貸。但是我們的人就必須入場進行全麵監管。”四位領導無奈說。
陳暮聞言,沒了興趣。
“那就不需要了,資金足夠了,我們能搞定。”陳暮撇撇嘴。
這要讓四大行的人入場進行資金監管,那自己還怎麼將那90箱黃金,慢慢洗出來。
那還不得被發現啊。
“不過還是多謝四位領導連夜傳遞消息了。辛苦,辛苦了。要不要來點夜宵,你們稍等片刻,我去港島那邊去給你們快遞一些海鮮舫的招牌菜過來。”陳暮說。
四位領導一聽,這敢情好啊。
港島海鮮舫的名氣,他們也聽說過。
不過去不起啊。
隨便吃頓飯,那邊就要一兩百港幣了。
那還是吃的很節約了。
他們那點工資,怎麼夠吃。
何況,這年頭去港島,也很不方便。
陳暮給王總打了個電話。
王總一聽,要一些招牌菜,這個沒問題。
錢都不收。外賣而已,不收錢。
二太交代過,如果陳暮來吃飯,全部免單。
因為陳暮給她的那份賀禮,她去找專家鑒定過,價值連城。
如果放到拍賣行,將這珍珠項鏈背後的故事說出來,那拍個2000萬港幣沒什麼問題。
聽聞這麼值錢,饒是二太也是富貴人家,也是監管大場麵,也有點發懵。
因為真的太價值連城了。
一出手,那麼貴重的禮物,她也不好意思再去給陳暮錢。
也隻能儘她所能去幫一下陳暮。
然後,海鮮舫,自然對陳暮無限量免單。
算是一點心意。
“陳暮村長,你這邊,怎麼接收呢?”王總詢問。
“我會去取。為了避免刺激港島,你派人送到公海,我來接收。”陳暮笑說。
其實,若不是怕太囂張,陳暮就算直接進入港島海域,港島方便也拿自己沒轍。
要是將自己逼急了,自己將掃雷艇弄出來,機槍架起來,和他們拚。
當然,那都是純妥妥的置氣。
實際上用的著機槍嗎,巨人化的水分身,直接就能將港島那小型的巡邏艇給掀翻了。
自己用的著嗎?需要用嗎?
不需要。
不過為了避免矛盾持續惡化,而且陳暮至今不知道港島那邊是否知道他們的工作組出了意外。
這一點,也讓陳暮不得不謹慎一些,小心一些。
隨後,陳暮直接驅船抵達了公海。
就陳暮如今這水分身的速度,幾分鐘就到了。
而且是悄無聲息。
在大海裡,陳暮直接讓十道水分身巨人化後,拖著自己的小木舢板船前行。
不但速度快,而且一點聲音都沒有。
並且,極為平穩。
這種航海感覺,陳暮不知道科技如何能做到。
要知道,哪怕是遇到狂風暴雨天氣,巨浪滔天,這一樣能保持平穩。
這就是巨人化水分身的作用。
“陳暮村長,你可是真膽大。”王總也來了。
這一次,他親自過來送貨。
畢竟,現在陳暮的身份不一樣了。
過去,陳暮是賣魚仔。
後來和二太搭上關係,那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稱呼了。
必須尊敬。
並且,王總以前和陳暮,屬於互惠互利關係。
陳暮需要賣魚來賺錢。
王總需要那些珍惜的海洋魚類鞏固自己在海鮮舫的地位。
但是如今,陳暮打不打漁,意義不大,賺不到多少錢。
而王總可是需要陳暮的關係。
所以,送夜宵,也是親自過來。
“對了,陳暮村長,我打聽到一些消息。港島政府那邊,似乎有打算撤銷對你的暗中通緝的打算。”王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