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年的第三產業精神_趕海1979,海洋成為我的後花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年的第三產業精神(1 / 2)

服務意識!

或者叫做“用戶體驗感”。

陳暮沒想到,自己會在1979年,在這鵬城的小漁村,給大家講授,什麼是‘用戶體驗感’。

“陳暮村長,這可是新名詞,用戶體驗感。”沈婉鈞咀嚼著。

“對啊,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京城上學那麼多年,可從來沒聽說過這個詞!”一旁的蘇念之也是好奇。

至於其他人,就更不可能聽說過了。

老村長都是一臉懵逼。

可謂是懵逼樹上結懵逼果,砸到樹下懵逼的我。

陳暮無奈,隻能開始解釋。

煤油燈在漁村會議室的土牆上投下搖晃的光斑,二十幾張被海風曬得黝黑的麵孔圍坐在長桌旁,桌上擺著粗瓷碗和開裂的筆記本。

陳暮站在用木板拚成的"講台"前,手裡的樹枝在泛黃的掛曆紙上寫下“用戶體驗感”五個大字,墨汁滲進紙紋,像極了漁村碼頭被潮水反複衝刷的木板。

"先給大夥講個故事。“陳暮吹了吹筆尖的墨漬,目光掃過前排摳著腳趾的虎娃,”去年我在港島跑船,看見個賣奶茶的阿婆。她那攤子破破爛爛,鐵皮爐子咕嘟咕嘟煮著紅茶,可排隊的人能繞三條街。為啥?因為阿婆給每個買奶茶的人多添半勺煉乳,還會問‘夠不夠甜?要不要加冰?’就這兩句話,讓她的生意比隔壁連鎖茶餐廳還好。"

老村長吧嗒著旱煙袋,煙鍋子敲得桌板咚咚響:"哥哥仔村長啊,你彆跟俺們拽文辭。啥體驗感,不就是伺候人嘛!俺們漁村祖祖輩輩賣魚賣蝦,誰講究過咋‘伺候’買家?"

"叔,這跟伺候人可不一樣。“陳暮從褲兜裡掏出個皺巴巴的塑料鑰匙扣,上麵印著港島某酒樓的廣告,”您看這玩意兒,酒樓白送的。可拿到它的人,下次吃飯十有八九還去那兒——這就是讓客人覺得‘被惦記著’。現在公社賣魚,把魚往碼頭一扔,稱完拉倒,客人連個挑揀的地兒都沒有,渾身濺滿泥水,下次寧可多跑十裡路去縣城買。"

沈婉鈞翻著賬本插話:"上回我去縣城糧站買糧票,售貨員把票證摔在櫃台上,連正眼都不瞧人。我多問了句有沒有細糧,那大姐說"愛吃不吃,不吃滾蛋"。"

她頓了頓,算盤珠子打得嘩啦響,"要是咱們食堂能讓工人吃舒服了,說不定能多賺點?"

"不是多賺點,是能賺大發了!"陳暮抓起桌上的粗瓷碗,"假設這碗是咱們的米飯。工人辛辛苦苦乾了一天,渾身臭汗走進食堂,要是咱們板著臉遞倆冷窩頭,他們填飽肚子就走,下次還來不來?可要是給他們遞把蒲扇、盛碗綠豆湯,讓他們覺得‘這地兒把咱當兄弟’,他們不光自己來,還能帶仨工友來!"

虎娃他爹撓著後腦勺笑:"陳村長,您這說法新鮮。可蒲扇要錢,綠豆湯也要錢,咱圖個啥?"

"圖個長遠!“陳暮掰著手指頭算,”一個工人一頓飯花五毛,要是吃得不痛快,下月準換地兒;要是吃得舒坦,他每月能在咱這兒花十五塊。咱花兩毛買把蒲扇,換來十五塊的生意——淨賺十三塊八!要是有兩千個工人呢?"

老村長的旱煙袋突然掉在地上:"乖乖,那就是兩萬七千六!"

"這還沒完。"陳暮從帆布包裡掏出張皺巴巴的報紙,頭版刊登著《人民日報》關於改革開放的社論,"看見沒?上頭說要搞市場經濟,以後賣啥都得靠本事搶客人。現在鵬城滿大街都是工地,可沒一家食堂能讓工人舒舒服服吃口熱飯。咱們要是把‘體驗感’做足了,不光能賺工人的錢,還能賺城裡人的錢——等將來高樓蓋起來,西裝革履的老板們也會來咱這兒吃飯,就圖個舒坦!"

蘇念之推了推眼鏡,筆記本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我在京城讀書時,去國營飯店吃飯,服務員比客人還橫。有回我點了盤溜肝尖,等了倆小時才上桌,菜都涼透了。要是咱們能做到"上菜快、態度好、飯菜熱",肯定能殺出重圍。"

“我們家蘇會計說得對!”陳暮用樹枝在牆上畫了個對比圖,左邊寫著‘國營食堂’:排隊兩小時、冷菜冷飯、愛答不理;

右邊寫著‘漁村食堂’:風扇蒲扇、熱湯熱菜、笑臉相迎。

“現在的服務行業為啥爛?因為都是"官老爺"做派,覺得"我有的是客人,你愛來不來"。可以後不一樣了,遍地都是買賣,客人有的是選擇,誰把他們當上帝,誰就能賺錢。”

老村長咳嗽兩聲,掏出泛黃的賬本:“哥哥仔村長,咱村辦食堂,光買空調就花了六十多萬塊,這要是賠了...”

“不會賠!”陳暮打斷他,"我算過賬:一台空調1800塊,能讓五十個工人吃得舒心。每個工人每月多花十塊錢,五十人就是五百塊,三個多月就能回本。再說了,咱們還能賣汽水、冰棒,這些零嘴的利潤是飯菜的三倍!"

說到這兒,陳暮突然提高嗓門:“大夥知道港島的酒樓咋賺錢嗎?他們連客人上廁所都有人遞毛巾、噴香水!為啥?就為了讓客人覺得‘這錢花得值’。咱們現在窮,做不了那麼講究的事兒,但至少能做到‘三個一’: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個笑臉。就這三條,就能把國營食堂甩在身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其實這話,陳暮有點吹噓了。

為啥呢?

因為港島的服務有多差,那是人神共憤的。

那服務就恨不得你給我快點吃完滾蛋一般。

當然,那指的是那些小的港式茶餐廳。

客流量大,服務員少,所以態度都拉胯。

真要那種裝修上檔次的,那服務態度極好。

虎娃突然舉手:“哥哥仔村長,那啥是第三產業?”

“問得好!”陳暮摸了摸虎娃的頭,“種地打魚是第一產業,建廠做工是第二產業,咱們搞食堂、賣服務,就是第三產業。以後啊,第三產業會比前兩個都賺錢!你們想想,等大家都吃飽穿暖了,還想乾啥?想下館子、想逛商場、想讓人伺候著——這就是第三產業的天下!”

老村長撿起旱煙袋,若有所思地說:“照這麼說,咱村以後不打魚了,改伺候人?”

這話說出來,大家都有點膈應。

雖然打漁窮啊,但老子樂意!

老子不伺候人!

現在賺錢了,還得去伺候人。

那膈應。

“不是伺候人,是讓人願意花錢買咱們的‘用心’。”陳暮從包裡拿出個塑料袋,裡麵裝著從港島帶回來的“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紙”。

“就說這筷子,港島酒樓都用這玩意兒,乾淨衛生,客人用著放心。咱們可以把筷子換成竹製的,刻上‘漁村食堂’的字樣,臨走還能讓客人帶走——這就是‘體驗感’!”

蘇念之摸著一次性筷子點頭:“這東西好,既環保又能打廣告。要是每個客人都帶走一雙,相當於免費給咱們做宣傳。”

“沒錯!“陳暮越說越激動,”以後咱們還要搞‘會員製’:吃滿十頓飯,送一頓免費湯;介紹五個朋友來,送半隻燒鴨。還要在食堂裡掛電視——彆管有沒有信號,擺著就是個氣派!工人乾活累了,來咱這兒看看熱鬨,喝口冰鎮汽水,就算不吃飯,也願意在這兒待會兒——這就是‘用戶粘性’!“

老村長聽得直搖頭:"哥哥仔村長,你說的這些太超前了,咱漁村哪有這條件?"

"條件都是人創造的!“陳暮一拍桌子,震得粗瓷碗直晃,”當年咱們連電燈都沒有,現在不也用上空調了?隻要咱們敢想敢乾,就能把小食堂做成大買賣。我敢打賭——十年後,全中國的飯館都會學咱們這套‘體驗感’的玩法,誰學得早,誰就能賺大錢!"

說到這兒,他突然放緩語氣:"大夥知道我為啥這麼拚命折騰嗎?因為我去過港島,見過人家的服務業有多厲害。人家一個餐廳服務員,月薪比咱們村主任還高,為啥?因為他們把‘伺候人’變成了一門學問,變成了能賺錢的本事。咱們現在窮,沒見識,但不能沒誌氣——咱們要當這改革開放的弄潮兒,讓全中國都知道,鵬城漁村的食堂,才是最懂客人的地方!"

煤油燈的火苗突然躥高,將陳暮的影子投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

沈婉鈞低頭看著賬本,筆尖在“用戶體驗感”旁邊畫了三個著重號;

老村長吧嗒著煙袋,眼神裡少了困惑,多了精光;

虎娃攥著一次性筷子,仿佛握著未來的鑰匙。

窗外,南海的夜風裹著潮氣撲麵而來,吹得牆上的“用戶體驗感”五個字沙沙作響,像極了春潮拍打礁石的聲音——那是新時代的前奏。

陳暮知道,今天這場在煤油燈下的"啟蒙課",或許正在改寫一群泥腿子的命運。

當大多數人還在琢磨如何種地打魚時,他們已經站在了第三產業崛起的前夜。未來的中國,將會湧現無數個"漁村食堂",而他們,正是這場商業革命的第一批播種者。

"散會吧。"陳暮吹滅煤油燈,月光從窗欞漏進來,照亮了桌上的算盤和賬本,"明天開始,咱們先給食堂訂做一萬把刻字竹筷。記住——從今天起,咱們賣的不是飯菜,是‘讓客人舒服’的本事!"

人群陸續散去,虎娃突然拽住陳暮的衣角:"哥哥仔村長,那啥時候能看電視?"

陳暮笑著揉了揉他的頭:"快了。等咱們賺了錢,不光要電視,還要裝電話、通馬路,讓全中國的人都知道,咱們漁村的食堂,才是最有‘體驗感’的地兒!"

夜更深了,漁村的狗叫聲此起彼伏。

陳暮望著窗外閃爍的星空,想起港島那盞永不熄滅的維多利亞港燈塔——此刻的鵬城,正如黎明前的海麵,看似平靜,卻已暗藏洶湧的潮汐。

而他,即將帶著這群泥腿子,在這浪潮中劃出第一道閃亮的航跡。

第二天,一大早陳暮就跑去鵬城去找人定製了筷子。

不過,考慮到這種筷子可能會被人帶走。

當然,不是可能,是一定會。

這年頭,什麼東西能順走,那就一定會順走。

沒辦法,家裡啥都沒有,窮,能順回去的一定會順回去。

對此,陳暮也沒有什麼瞧不起的。

窮怕了。

你非要說窮也要骨氣,那是沒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於這種人,陳暮很是尊敬,敬佩,但是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

如果這個節骨眼上去橫加指責,那就容易將人逼急了。

逼急了,啥事都做的出來。

很多的人並不是什麼壞人,就是被生活所迫,犯了錯。

的確,犯錯了就要受到懲罰,但完全沒必要因此上綱上線,將人往絕路上逼。

很多時候,得饒人處且饒人,給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遠比肆無忌憚的指責要強的多。

畢竟,每個人出生是不一樣的。

一個出生以來生活就優越的人,去斥責每天吃飯都成問題的人,為何喜歡貪圖小便宜,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陳暮也是普通家庭出生,大學也打工賺過生活費。

所以,也能明白普通人的艱難。

而穿越來到了這小漁村,1979年的小漁村,就更是明白,大家生活的艱辛。

那是真的艱辛,可不是書本上輕飄飄幾句話。

什麼‘不為五鬥米折腰’,什麼‘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什麼‘貧賤不能移’等等。

那就是笑話。古往今來,最先屈服的,都是那些世家門閥子弟。


最新小说: 港綜九叔世界:開局迎娶任婷婷 精神病院超自然傳奇 災年手握靈泉空間,全村靠我吃飽飯 奇壤 短命王爺一身反骨,強娶將門主母 妖塔逆天!每周白嫖三尊妖獸 鴻蒙霸體訣 重生千禧,滬上九爺偏寵醫學大佬 戀愛腦係統:入贅成功即通關? 明日方舟,但是微笑的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