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豐遠遠望著屋簷下“點綴”的花燈,因為數量真不多。來了並州才知道,本地並不重視上元節。
連帶著花燈製作技藝都平平,實在找不出幾盞好燈來。
莊旭和並州本地交流頗多,介紹道:“並州真正熱鬨的是二月二祭龍的龍天廟會。”
孫安豐疑惑道:“龍?”並州附近水係並不發達,至少比不得江南。
莊旭笑道:“真龍,祭祀漢文帝、漢景帝父子。”
孫安豐不得不承認,“那確實是真龍。”
並州一度是漢朝代國的都城。
吳越無心加入部下對民俗活動的討論,隻靜靜地看著簷下的兔兒燈,恰好是紅色。不知與他當初送給吳含生那一盞有幾分相似?
目前傳來的官方消息,呼圖繼位大可汗後,後宮中除了他的生母金輝可敦外,沒有其他變動。
據並州大營的“小道”消息,吳含生沒有被殺了祭旗,隻是再次被禁足。
在各種推演中,一種不算好也不算壞的情況,至少她的性命暫時保住了。
段曉棠漫步在院落中,打量著那些裝飾起來的花燈。隻能用一個詞形容——良莠不齊。
並州百姓的娛樂生活相對匱乏,這些花燈加在一起,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連林婉婉的戰利品都不如。
連吳越這種有錢有勢的人都如此,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但也不是沒有好的花燈,其中有幾盞格外漂亮,那是吳杲特意賜給吳越賞玩的。
段曉棠隻要想想中途的千山萬水,就隻剩兩個字,腐敗啊!
吳越見段曉棠來了,問道:“有喜歡的嗎?”
花燈夜裡看才瑰麗,白日裡總少了幾分韻味。
段曉棠左看右看,實在挑不出一盞滿意的。
範成明湊上來,指著旁邊一隻魚燈道:“這盞不錯。”
這隻魚燈以紅綠為主調,走的就是一個花花綠綠風,在魚嘴、魚眼和背鰭上有火焰紋點綴,暗示是一條火魚。
吳越“大方”道:“等節過完了,你拿去玩吧!”
範成明指著遠處,大膽道:“我還要那盞花籃燈。”
吳越不以為意道:“你們分了便是。”
上前兩步,盯著那盞被範成明選中的、並不雅致的魚燈,自言自語道:“寶檀奴能吃魚糜粥了。”
段曉棠瞬間被勾起鄉情,“富貴最喜歡小魚乾了!”
範成明靜靜地看兩人“表演”,並對此嗤之以鼻。
不知情的人哪裡知道,一個說的是孩子,一個說的是貓,驢頭不對馬嘴,是這樣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