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2章 勸學農事_穿越古代:三個女人N台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 1952章 勸學農事(1 / 2)

段曉棠:“若非還有其他營生貼補,隻靠種菜的話,我怕是連褲子都要賠進去了。”

李開德等人作為正宗農家子弟,對菜肉米糧的價格格外敏感,明白四野莊是因為有穩定的銷貨渠道,才敢如此特立獨行。

段曉棠結合李開德家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像你家十幾口人齊上陣,帶上幾頭牛,再請上幾位短工,想將田莊經營得有聲有色,隻能拿時間來填。”

人工不貴,但李家農門出身,他們更習慣於自力更生,而非花錢請人幫忙。無關苛待,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性思維。

段曉棠微微歎息一聲,“你看我那塊地開荒開得呀……”一切儘在不言中。

慎重囑咐,“做好愚公移山的準備吧!”

段曉棠從前渴望的田園牧歌,絕不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勞作。

田莊人手、畜力充足,不用她親自下地勞作,但依舊可以想象其中的艱辛。

每一寸熟土,其間潑灑的汗水,都足夠將它澆透。

李開德敏銳地察覺到四野莊的勞作與他所熟悉的方式截然不同。他說不清楚具體的原因,但就是感覺不一樣。

過往他們按照時節播種麥子,憑借著豐富的經驗除草、澆水、施肥。除了春耕秋收時需要爭分奪秒地與天氣賽跑外,其他時間都可以有條不紊地慢慢乾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比起蒙昧初開化的刀耕火種稱得上精耕細作,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相比之下,依然顯得粗放了些。

四野莊所有人的腳下都仿佛安了輪子,做起事來風風火火。

由於種植的作物種類繁多,莊戶們必須對自己負責田地上的作物了如指掌。哪些作物需要澆水,哪些需要疏苗,哪些又該采摘……這些都需要他們時刻關注。

村裡的懶漢不動腦子,隻管跟著鄰居有樣學樣那一套,在這裡可行不通。

李開德跟著感慨一句,“所以都說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

比起請長工、短工,他果然還是更偏好讓自家人下地乾活。

段曉棠對此不敢苟同,“人隻有那麼多力氣,就是累死,犁地也乾不過牛!”

為了保證步步糕的牛奶供給,四野莊養了不少牛。因為有這些大牲畜的加入,攤子才敢鋪這麼大,否則不知需要多少人力才能填補這一空缺。

不過農業發展也不一定隻靠人力、畜力資源投入,還有其他法子。

段曉棠建議道:“程娘子那兒有農書,雖然好些是一二百年前的東西,但於今時亦有指導意義。”

幾百年的時間流轉,農業並未發生劃時代的變革。

段曉棠直接拿自己舉例,“範將軍常說我種菜隻能發芽,不是玩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多看書,田莊上的蔬果不也一樣豐收了嗎?”

段曉棠尚且能發芽,祝明月和林婉婉至少兩三代人沒拿過鋤頭,比她還不如呢!

李開德萬萬想不到,打記事起就在田裡拾麥穗的自己,有朝一日要靠看書學農。

段曉棠有無懈可擊的理由,“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最新小说: 軟飯不軟,閒婿不閒 守寡後嫁給了皇帝 重生官場:我閃婚了美女縣長 無敵的父親們 1985:理科學神的哈工大歲月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將相皆俯首 畢業後,我和契約姐姐假戲真做 末日,我創造了第五天災! 穿越三年,你跟我說這是大唐? 在民族資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