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正式拉開序幕。
紙頁上所列的物品,全是祝明月旗下產業拿得出手的王牌產品,甚至有一些並非她所出產,隻是經手經營,有一些名氣。
雙方知根知底,白家亦或者並州大營想和祝明月交易的,都是一些民用、不犯忌諱的東西。
排首位的就是杏花村的地瓜燒,其餘的各種酒水數量與之相比,頂多算添頭。
祝明月確認道:“你們打算何時啟程?”
白智宸:“最遲不超過八月底。”
祝明月和趙瓔珞對視一眼,確定原材料和工期都有保證。這一單生意的規模可比杜鬆的那筆大得多,畢竟雙方體量不同。
祝明月再問道:“到時我找誰對接。”
孫無咎:“我來。”暫代管家一職。
祝明月點了點頭,“酒水方麵沒有問題。”
趙瓔珞在一旁快速撥弄算盤,計算出總價。
雙方還要約定好結算方式和火耗歸屬。如此一來,趙瓔珞便顯得有些斤斤計較了,但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好在白家幾人大度爽快,不願在這些細枝末節上過多計較。
流程很快就進行到了下一項,都是恒榮祥的製品,與霍忠帶回來的、由並州分號掌櫃書寫的內容大同小異。
祝明月早已知曉,在大吳公私不分是常態,並非主動貪汙或是占公家的便宜,而是這樣的辦事方式更為便捷。
顰眉問道:“這是並州大營、白家,還是恒榮祥需要的?”
孫無咎反問,“有區彆嗎?”
祝明月解釋,“恒榮祥總分號之間單獨走賬。”
趙瓔珞低下頭,嘴角不著痕跡地撇了撇。如果這筆賬算在恒榮祥的頭上,其他人分了貨卻沒收回貨款,那動的可就是你們的錢袋子了。
白湛和孫無咎先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祝明月提醒後,終於想起來這是他們的私房錢。
他們年輕正是手緊的時候,可不敢這麼潑潑灑灑。
兩人趕忙將商品清單收回來,借用萬福鴻的紙筆現場劃分公私。
兩張墨跡未乾的新單子放在麵前,祝明月並沒有伸手拿,而是探頭看了看,一眼就能分清各自的歸屬。
祝明月試探問道:“白家需要這麼多成品毛衣?”
說的是白家,實際上問的是並州大營。
以白家的地位,無論自用還是走禮,都會選擇高端毛衣或者羊絨衣,而非基礎款毛衣。
白智宸吐出兩個字,“禦寒。”
祝明月審慎地問道:“並州分號的羊毛紡織發展到哪一步了?”
孫無咎:“眼下集中精力洗毛紡線,織衣尚在起步階段。”
祝明月供不起那麼多成品毛衣,另給他們指一條明路,“並州大營那麼多軍屬,”目光一閃,輕輕吐出另外兩個字,“軍士。”
“有的是織毛衣的人手,不是嗎?”
役使軍士在地方軍隊中是常態,何況這並非上官壓迫,而是讓他們給自己織禦寒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