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除了“拍花子”,沒人會覺得給陌生小孩遞塊糕點是需要警惕的事,反而會被視作“慈愛”。
乳母強行壓下心頭的慌亂,臉上擠出一抹略顯僵硬的笑容,“叨擾郎君了!小兒不懂事,多有冒犯。”
說罷,不等對方回應,就抱著懷裡沉甸甸的大號實心秤砣,快步往遊樂區走。
徐六筒嘴裡的糕點已經咽下去大半,摳也摳不出來,乳母隻能好說歹說,連哄帶勸,才把他手裡攥著的另一塊沒吃完的棗泥糕要了回來。
幸好這孩子嘴小,沒法同時塞下兩塊,這才給了她“補救”的機會。
收拾完糕點殘渣,乳母還特意回頭望了一眼二樓雅間的方向,幸好走廊上沒瞧見徐家的人,心底長舒一口氣。
暗自打定主意,等回去後向竇綺南、白秀然打個申請,給徐六筒再多配兩個身強力壯的小廝。
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機靈,單靠她和兩個小丫鬟,根本看不住。
徐六筒雖被乳母“截胡”了一塊糕點,但好歹嘴裡嘗了甜頭,暫時沒了再去“覓食”的念頭,乖乖地坐在軟毯上,回味著棗泥糕的甜味。
可其他孩子瞧見他吃得香甜,早就動了心。
他們可不像徐六筒那樣被家裡管著嘴,平時想吃什麼,隻要撒撒嬌,家裡大多會滿足。這會兒見徐六筒吃得開心,一群孩子頓時沒了玩鬨的心思。
三樓文會有自助餐供應,二樓雅間和大堂散席的客人可以隨時點餐,可這群連桌腿都沒高的小家夥,哪裡懂什麼“點餐”?有的連話都說不利索,甚至還需要乳母喂飯。
有的孩子直接去旁邊尋自家大人要東西吃,旁的孩子見著就覺得那處定然是放飯的地方,居然也成群結隊地跟過去,圍著桌上幾個大人嘰嘰喳喳要吃的。
客人被纏得沒辦法,隻能端起一盤算是清淡的菜,拿雙乾淨的筷子,給這個夾一塊,給那個分一口,忙得手忙腳亂。
有的孩子嫌棄等待的時間太長,居然向周圍開辟新“食堂”。
圍著大堂裡客人的桌子腿轉悠,小腦袋從桌子底下探出來,眼巴巴地望著桌上的菜肴,嘴裡還奶聲奶氣地說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吉祥話。
這些話都是家裡教的,至於什麼時候說、對誰說,他們其實一知半解,隻知道說這些話,大人們會高興,說不定就能給點吃的。
今日能擠進春風得意樓的客人,非富即貴,沒一個是窮酸的。
這幫孩子跑跳了大半天,身上難免沾些塵土,卻也算不上埋汰。畢竟一直在室內,沒滾過泥地。
再加上一個個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小臉圓圓的,看著就讓人心軟,即便圍著桌子要吃的,也沒人覺得厭煩。
旁邊的仆婢們卻看得冷汗直流,桌上的客人都是萍水相逢,雖不是什麼珍貴吃食,可讓自家小主子圍著陌生人要東西,總歸是失了體麵。
可這時候要是把孩子抱走,小家夥們保準當場哭鬨起來,鬨得人儘皆知,反而更丟人。
偏有那促狹的客人,還故意逗這些孩子,笑著說:“叫聲爹來聽聽,叫對了,我就給你們吃塊糖糕,怎麼樣?”
孩子們哪裡懂這話裡的調侃,有的居然真的歪著腦袋,怯生生地想開口,嚇得旁邊的乳母趕緊衝上去把孩子抱走,連聲道:“不敢勞煩郎君。”
樓上雅間裡,吳越正聽杜和兒繪聲繪色地講著“神童顧小玉”的始末。
這種家長裡短的八卦,杜和兒在女眷圈裡走兩圈,就能打聽得分毫不差,比任何正經探子都靈光。
吳越一邊聽,一邊在腦子裡回憶顧小玉粉雕玉琢的模樣,暗自琢磨,若是這孩子真有“神童”天賦,再加上賣相,足夠引人注目了。
隨即習慣性地透過窗子看看寶檀奴在樓下玩得怎麼樣,可目光剛落在遊樂區附近,整個人就僵住了。
隻見寶檀奴正跟在兩個小夥伴後麵,站在一張客人的飯桌旁,仰著小臉望著桌上的人,嘴裡還說著什麼,桌上的客人正笑著給她遞了一塊點心。
吳越的瞳孔驟然收縮,腦子裡“嗡”的一聲,簡直要炸開。
他的女兒,河間王府的小郡主,居然在彆人的飯桌旁邊“討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