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父說:“兒子,這鵪鶉不錯,怎麼養得這麼肥?”
夏峰頭也不抬地說:“是在山上養的,是由野鴿子馴化來的,
還建了繁殖場,現在大鵪鶉差不多有二百隻了。
我都密封好了,您走的時候帶一些回去。”
夏衛國點點頭:“行,拿回去下酒。
快到大典了,這段時間很忙,廠裡的事情也很多。”
夏峰說:“對了爸,您幫我留意一下那個人。”
夏父點點頭:“行,知道了。”
爺倆一直吃到晚上七點多,夏峰送夏父夏母回去,
然後回到繅緞莊洗澡休息,一夜無話。
第二天是9月21號,星期一,
夏峰睡到八點多才起床,婁曉娥和陳雪茹已經上班去了。
有人喊道:“統子哥,簽到。”
【叮,每日簽到,恭喜宿主獲得紅旗1號防空導彈全套圖紙一套,
紅旗2號防空導彈全套圖紙一套,紅旗3號防空導彈全套圖紙馮如的套)。】
夏峰一下子愣住了,心裡想:這不是鷹醬的愛國者導彈嗎。
1959年,我國創造了用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戰例,
之後便加快了防空導彈的研究步伐。
紅旗1號導彈係統的原型是蘇聯的“斯75”型,
它由導彈、製導站、發射架和地麵設備組成,
攔截高度在322千米之間,射程為1229千米,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非常先進的防空武器,
主要用於攻擊高空、高速飛機和航彈。
到1966年,“斯75”型的仿製工作完成。
紅旗2型與紅旗3型防空導彈的研發收獲成果,
於當下的時代環境裡,它們承擔著扞衛種花家領空安全的重要職責。
1965年,鑒於空中威脅局勢出現變化,
入侵飛機開始運用欺騙式乾擾手段,
紅旗1型導彈難以應對這一嚴峻的電子戰局麵,
於是紅旗2型防空導彈的研製工作被正式提上議程。
紅旗2型導彈是在紅旗1型的根基上開展研發的,
它拓展了武器係統的殺傷空域範圍,強化了抗乾擾能力,
同時對戰鬥使用性能進行了優化改進。
到1967年6月27日,該導彈完成定型工作,隨後便配備給了部隊。
紅旗2型是種花家自主研製的中高空地對空導彈。
這款導彈屬於可移動的全天候、全方向、全領域要地防空導彈係統序列。
它能夠對各種飛機、巡航導彈以及高空偵察氣球實施攔截,
在必要情況下,還能對地麵和海上目標發動攻擊,
是20世紀60至70年代人民空軍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
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了飛行高度在2730千米、
飛行速度達1000米\秒的高性能偵察機。
為增強對這類高空高速目標的打擊能力,
1965年8月,種花家軍委作出決策,要加快推進高空、
高速的“紅旗3號”防空導彈的研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