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呀,劉先生,我們不講了不講了,就一噸三百,那個,我們追加定單,要兩百噸,你先可著我們來生產好不好?
我們那邊的好幾個養殖場都等著飼料呢,現在國家飼料市場供應這一塊,實在太不充足了,並且,不但比你們的貴,而且效果也根本不如你們的好。
剛才劉先生也說了,我們可是最先到的一批,那可得緊著我們來啊……”
其中一個南方客戶沉不住氣了,急急地道。
他這一帶頭,其他的那些客戶也都急了,根本不再講價,而是直接加定單了。
因為他們害怕如果晚了的話,可就搶不著了。
他們也留了個心眼兒,畢竟,現在國家級的農業報紙都給宣傳了,以後客商肯定嗷嗷地多。
到時候,肯定會有更多的客商瘋狂地湧過來。
如果廠子的產能真跟不上去,他們就隻能眼瞅著乾著急了。
所以,必須先下手為強,能搶到多少是多少。
“我們要三百噸。”
“四百噸……”
“五百噸……”
“我也要四百噸,衛東兄弟,我們可是北方老鄉啊,你可得先緊著我們來……”
到最後,那些客商幾乎就跟不花錢似的開始哄搶了。
馬超站在旁邊,下巴都要掉到褲襠裡了。
八夥客商,經過了劉衛東的一番天花亂墜的忽悠,最後全加在一起,居然生生地定出去了兩千四百噸,而且,還是當場簽合同,不是預付定金,而是直接全款的那種!
這些老板們實在是急啊,太急了,因為現在飼料根本供應不上!
老天爺啊,這是多少錢?純利潤四十八萬哪!
按照三七分成,這一次性,村子裡就能分到十六萬。
馬超扶著旁邊的大樹,腿有些軟,有些眩暈。
“衛東,你這是不是賣得太貴了?良心上有些不忍啊。”
第二天,送走了那些客戶之後,馬超在廠子裡邊忙活著,邊看向了劉衛東。
“馬叔,這還貴?你信不信,等市場做開之後,開始全麵壟斷,我還得漲價呢。”
劉衛東微微一笑道。
“還漲價?你這是想錢想瘋啦?咱們可得做長期效益,不能隻顧著眼前利益啊。”
馬超張大了嘴。
“放心吧,馬叔,越好的東西才越貴,才會被市場所瘋搶。我對咱們的飼料有信心!”
劉衛東咧嘴笑道。
轉頭看著工廠,他向著遠處的一個技術員招手,那個技術員趕緊跑了過來。
廠子裡現在有六個技術員,三個人是機械維修的,三個人是飼料方麵的技術員。剩下的三十人左右,全都是工人。
這六個技術員,是劉衛東通過沈濤和王少華的關係,在全縣各大工廠裡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都是二十七八歲,頭腦靈活、經驗豐富。
他們都是各廠的骨乾精英,不過現在因為效益一般,所以空有一身本事也一直沒什麼賺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