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晏謹而言,彆的不重要,這件事十分重要。
他難得沒有推辭:“那就有勞叔公了。”
定老國公十分滿意:“你跟楚楚這樁姻緣,是好姻緣。”
晏謹微笑:“我也這樣覺得。”
在場:“……”
“那你接下來,作何打算啊,你既然已經認祖歸宗了,這件事,必然是昭告天下的。”
晏謹想了想,道:“不如,先等等父親的消息。”
老國公一愣:“西北還在戰中,若是有你父親的消息,那也需要很久了,你如今剛剛入仕,定國公府便是你的依靠。”
晏謹道:“但我想自己搏一搏。”
這是有多重考慮在的,一是晏林尚未知曉身世之事,晏謹作為兒子,想等待他的消息。
二也恰恰是因為晏謹要入仕了。
可他已經站在了一定的高度,在濰縣的時候,便忽悠了皇帝,讓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他已經有了一條自己開辟出來的渠道。
他有遠大的誌向,也希望平步青雲,但他接下來,首先要針對的,便是太子的阻礙——邱家。
如果他仍舊是晏家子的身份,邱太傅對他的警惕會很少,這有利於他辦許多事情。
而定國公府的身份,雖然是他的靠山,但這時候,恰恰會成為他的累贅。
他十八年來,並非定國公府養育,不受恩,不受祿,自然也不會立刻接受這滿府的榮耀。
榮耀是姓氏給的,但功名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老國公也曾年輕過,定國公府曆代武將,都是十幾歲便隱姓埋名,進入軍營開始,一步步從基層建功立業的。
功名都是實打實的。
他很快便知曉晏謹在想什麼了,十分讚賞道:“好!不愧是我們定國公府的孩子,有你祖父母當年的風範,當年,他們也是從一個小兵做起的,你是他們的血脈,自然不會遜色。”
“這次會試,感覺如何。”
晏謹:“應當沒有多大的問題。”
說是這麼說,但老國公從晏謹的臉上,感覺到了他說的沒多大問題,其實就是勝券在握。
老國公問了一下晏謹的考試情況,晏謹大概說了一下。
聽完,老國公便捋須大笑:“這樣的題目,這般作答,叔公對你十分有信心,若是我做主考官,絕對沒有問題。”
“你放心,我明日便去林閣老家中拜訪,讓他儘力,讓內閣加快閱卷的速度,爭取十日之內便出榜!”
晏謹:“……”
這邊,晏謹和六寶在國公府吃飯,商量接下來該如何生活。
另一邊的晏家,其餘今日才得知晏謹身世的人,此刻也沒有那麼快反應過來。
比如,晏小五和晏楊。
晏楊還好點,晏小五就是個純粹的憨憨,人還在迷糊著。
他思來想去,忽然啪嗒一聲放下筷子:“祖母,我爹和二伯,是您的親生的吧?”
瞬間,二叔三叔全都齊刷刷看向自己母親。
晏老夫人:“……”
她看向兩個兒子:“你們姓宴,我生的我養的,彆想了,也就你們大哥情況特殊。”
誰都沒提忘恩負義的晏小姑,當做晏家從未有過這個人。
兩人訕訕地笑了笑。
晏小五感歎:“畢竟有大哥的先例在,還有大伯的一家子的先例,我們晏家都快變成收留所啦!”
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說完,他獲得了親娘一筷子打在了腦袋上。
晏小五:???
他說實話怎麼啦!怎麼啦!
晏小五:我發揮一點點想象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