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自己人’,遠不止小隊現有的幾名成員。
元茵的規劃更為宏大!
她要讓所有鏽界玩家都能接入這個秘密網絡。
畢竟小隊內部已經通過特質加密手環建立了穩定的聯絡,再為此搭建一個功能疊加的暗網意義不大。
但鏽界玩家們的情況截然不同。
他們在鏽界彼此誰也不認識誰,返回原世界後又隻能通過遊戲論壇來交流信息,這樣的交流,信息存在較大滯後性,相互之間的聯絡關係十分鬆散。
雖然元茵一開始的想法比較‘獨狼’,但經過對鏽界的了解,對綠洲玩家的了解,以及鏽界遊戲係統對於對抗戰的‘提示’,都在告訴她鏽界和綠洲是兩個不同的陣營。
這種鬆散的聯係,在危機時刻根本不堪一擊。
沒有最基礎的通訊網絡,那麼鏽界玩家陣營也隻是一個失去聽覺和言語能力的‘聾啞軍團’,一群散兵遊勇罷了。
沒有可靠的通訊網絡,指揮體係無從建立,關鍵情報無法及時共享,甚至連最基本的協同作戰都難以實現。
就如同這次玩家們的支線任務,還有10的玩家沒有完成,這是一個集體任務,可那10的玩家到底遇到了什麼困境,沒有人知道,就算有人想幫忙也找不到目標。
這次她可以通過做其他支線任務補救,要是下次根本沒有補救機會呢?
元茵的思維繼續向前延伸。
——再想長遠一些:若兩個世界的‘對抗戰’開始,資源調配如何實現?謠言攻擊如何應對?玩家群體被分化瓦解如何防止?等等一係列事情,都會影響成敗。
畢竟西方已經受到哈馬斯言論影響,這些事情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當然,暗網也可能麵臨滲透風險。
但元茵認為,安全漏洞屬於技術層麵的問題,細節上需要把控的事情,可以通過嚴密的身份認證和監控機製來解決。
不給奸細混入的機會就好了。
不能因為懼怕奸細混入就放棄整個計劃、否定整個方向,這無異於因噎廢食。
完成準入協議的編寫後,元茵開始規劃暗網的覆蓋範圍。
考慮到鏽界玩家遍布聯邦各個角落,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直接利用聯邦現有的通訊基礎設施來建立暗網。
這個想法既大膽又危險,相當於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建立秘密網絡。
但好在她擁有黑色協議。
利用黑色協議開辟出的暗網本身就具有絕對的隱蔽性。
當暗網架構構建成型後,元茵深吸一口氣,發動黑色協議。
她的意識瞬間融入數據洪流之中,在網絡世界的各個區域悄然穿行。
聯邦的通訊主乾網成為她的通行之路,眨眼間,就可以從這個數據中轉站跳轉到下個數據中轉站。
時間在流逝,她也用意識一點一點編寫好了完整的暗網協議,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聯邦這個巨大的通訊網絡中注入了自己的血液。
聯邦通訊覆蓋之處,就是她的暗網覆蓋之處。
喜歡遊戲降臨,我方反入侵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遊戲降臨,我方反入侵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