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卿,你說!”
見眾人都不開口,殷弘厚開始點名了。
趙弼舟作為兵部尚書,這種事情上肯定是要發表意見的,這是逃不掉的。
見自己被點名,趙弼舟跨步出列,沉聲道:
“陛下,微臣覺得,必須立即調集軍隊前往銀林國進行支援。”趙弼舟道:“銀林國的戰事已經不單單是我們和銀林國之間的事情,而是我們和辰風帝國之間的事情,一旦我們在銀林國失敗,辰風帝國必然占據整個銀林國,繼而威脅我天秦帝國邊境,甚至有可能直接發兵攻打我們邊關要塞,因此,銀林國之戰絕不能輸!”
說到這裡,趙弼舟頓了頓,才繼續說道:“此外,微臣覺得,魏武侯已經不適合繼續擔任主帥,主帥人選應該重新考慮。”
趙弼舟的話,讓本就安靜的現場落針可聞。
前麵的話,其他人基本都是認同的,銀林國的重要性隨著辰風帝國的大規模參戰而大大提升,他們絕對不能丟失銀林國,否則,辰風帝國就有了攻打他們天秦帝國的橋頭堡,他們天秦帝國東部邊境將不再安全。
因此,增兵支援是必須的,哪怕他們西部和北部此時都承受了巨大壓力,他們也得想辦法調兵增援銀林國。
隻是,趙弼舟居然建議更換主帥,這讓眾人暗暗心驚,連大氣都不敢出,更不敢抬頭看殷弘厚。
眾所周知,高樂成主帥的身份是殷弘厚親自定的,且沒有任何商量的情況就確定的人選,而現在,趙弼舟居然建議更換主帥,這不就是在說殷弘厚識人不明、用人不當?
雖然大家都知道在任命主帥這件事上,殷弘厚的確犯了這樣的錯誤,但敢於直接點出來的卻沒幾個人,這可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
趙弼舟自然是知道這麼說有可能會惹惱殷弘厚,但他不得不說,因為他是兵部尚書!
作為兵部尚書就需要對戰事負責,現在高樂成已經明顯不適合繼續擔當主帥,如果他裝作不知道,或者說是不敢提出來,那他就愧對了兵部尚書這個身份。
殷弘厚坐在龍椅上,臉色不斷變化。
他當初其實就明白高樂成不是主帥的最佳人選,隻是,他沒想到高樂成表現居然如此不堪,這才剛去銀林國沒多長時間,居然就落得如此慘敗,殷弘厚本以為,高樂成能力欠缺,但他們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實力足以彌補這一點,且那四路主將也都不是庸手,高樂成隻要不犯什麼特彆大的錯誤,這仗怎麼都不可能打輸。
隻是,現在看來,他顯然還是高估了高樂成,他當初的決定,也釀成了如今的苦果。
但,高樂成是他任命的!
而他,是天秦帝國的皇帝!
皇帝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嗎?
不行的!
因而,臉色數變之後,殷弘厚沉聲道:“臨陣換帥乃是大忌,魏武侯雖然犯了大錯,但現在調他回朝顯然不合適,朕相信他一定能從這次慘敗中吸取教訓,戴罪立功,換帥之事就不要再提了。”
見殷弘厚這麼說,很多人心中都很失望。
雖然他們沒有像趙弼舟那樣明確建議要換帥,但他們還是希望趙弼舟換帥的建議能被殷弘厚采納,但現在看來,殷弘厚顯然不打算采納這條建議。
失望之餘,更多的則是擔憂。
高樂成的能力擺在那裡,即便是吸取了教訓,也未必能有多大斬獲,更何況,他真的就一定能吸取教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