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方岐意興闌珊,曾經看過聽過詩詞曆曆在目,張口便來。
倒是三女一起傻掉了。
這作詩如此容易?
方岐說不是他作的,可她們也熟讀詩詞文集,從未聽說這些。
一時間,真真假假,竟然已經分不清了。
隻覺得綺麗文章幻化繁華,胭脂水粉縈繞鼻尖,讓人如似夢中。
方岐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去的,隻知道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午時了。
起床坐診,門柱上掛著兩個木牌,上麵寫有蘇家,柳家捐贈救苦銀錢各一千兩的字樣。
因為診費低廉,藥材便宜,再加上方岐醫治效果極佳,來方岐這裡看病的人更多了。
要是再過上一陣,方岐在士子之間的名望逐漸散發出去,來百草堂的人隻會越來越多。
如今一看,千金堂和百草堂的境遇似乎發生了變化。
現在是百草堂門前熱鬨,千金堂門口冷落。
之前時常來門口耀武揚威的周明理,現在也默不作聲了。
那個花錢請的幫工臉上哀愁,這要是千金堂發不出工錢來,他豈不是又要找下一份活路?
醫者接觸各行各業,形形色色之人,方岐除了診治病情,還會和對方詳談兩句。
一個是讓對方放鬆,二來則是拉近距離,對診斷病情都有幫助。
不過病人往往會談論一些他們遇到的事情,市井傳聞之類的。
這就讓方岐足不出戶,卻對鳳霞郡十分了解。
這樣的日子,方岐過得十分滿足。
“大爺,您老腿上風寒太過於嚴重了,農閒了過來我給你拔個罐,再吃兩副藥,這樣會好一些。”
“謝謝方大夫!”
大爺笑著對方岐說:“還是您這好,藥便宜公道,也懂我們這些泥腿子的艱辛。”
一旁有個家境殷實的青年,聽這話就來了興趣,好奇問道:“老丈,我也是聽人說方大夫人好醫術好才來的,你說他懂你們的艱辛,這是什麼意思?”
老人瞥了青年一眼,並沒有因為對方有錢就不忿。
反而耐心解釋道:“看你這穿著,也是有錢人家的公子,我說你聽聽,看有沒有道理。”
“我這老寒腿能治,可我有那個錢和力氣去治嗎?”
“家裡兩畝水田要耕種,不下水根本不成,要是聽其他大夫的,不碰生水,多休息,我早就餓死了!”
青年隨即點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
許多人生病,也是因為活計的緣故,可不做活,也就沒了收入。
輪到青年看病,他最近總是睡不好,半夜驚醒。
方岐給他開了驅寒馭邪,安神養氣的方子。
五劑藥,外加診費,竟然不過三十文而已。
青年有錢,直接給了一錢銀子。
“小毓,給這位先生找補。”
“哎,不用!”
青年笑著指指門口善行牌子,笑道:“我聽說方大夫這裡還能做善事,我家略有薄資,倒不用和那些窮苦人爭利,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方岐笑著收下,倒也不顯得矯情。
“對了,方大夫知不知道一件事?”青年等著方毓幫忙抓藥,就在一旁閒聊起來。
“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