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雷寶東也要跟著去。
在雷寶東的帶領下,王楚一家人來到了城關小學校長的辦公室。
八十年代的學校和現在的學校區彆還是特彆大的。
以前的幼兒園與小學是在一起的,讀完幼兒園直接讀一年級,但是現在的幼兒園,是單獨出來,分大中小班的。
“校長。”
雷寶東來到校長辦公室後,禮貌地敲了敲開著的門,不過校長並沒有回應,而是在辦公桌上專心地寫著毛筆字,他隻有叫了一聲。
“進來。”
校長繼續低頭寫毛筆字,同時吩咐了一聲。
雷寶東帶著王楚一家人進了校長的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很簡陋,就是一張辦公桌、幾張凳子和一把椅子外加椅子後麵的書架。
“咦。”
王楚走到了校長的辦公桌前,突然輕咦了一聲,叫道:“好字。”
“哦,年輕人,你也懂字?”
校長看著王楚,笑著問道。
文人都喜歡舞文型墨,作為城關小學的校長也不例外,寫毛筆字練書法,就是他的一大愛好。
“略懂一點。”
王楚尷尬地笑了笑。
說實話,校長的字寫得一般,王楚說好字,是說的校長臨摹的帖,上麵的字是好字。
不過他見校長高興,也不拆穿。
“哈哈,寫得不像樣,不像樣。”
校長明顯喜歡彆人誇獎自己,他謙虛地說道:“還是這帖上的字好啊,說來也巧,這帖還是我前兩天在書攤買到的,當時看著不錯,就順手買了下來。”
八十年代的時候,娛樂活動是相當的匱乏的,當時有黑白電視的家庭都非常少,更彆說彩電了。
很多人,尤其是文化人的娛樂活動,就是買各種書籍看。
這也促使書攤在這個時期在全國各地都非常的興起。
“哦,校長好眼力啊,這帖確實非常不錯,不知道校長你買成多少錢呢?”王楚心裡一動,開口問道。
校長開口道:“哈哈,沒有花多少錢,也就花了一塊錢而已,要是你也喜歡,我就把它送給你了。”
“送給我?這不好吧?要不我花十塊錢把他買下來?”
王楚確實對這個帖興趣非常大,因為這可不是一般的帖。
這帖看上去有些老黃了,但是就是因為它老黃,才值錢。
這是清代的《三希堂法帖》複刻本,全稱是《禦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是清乾隆二十年的,全帖共有三十二冊,這就是其中一冊。
當然,《三希堂法帖》原刻本非常稀少,也非常值錢,可以列為國寶級,如果用八十年代的水平給它估價,都能價值百萬。
其原刻本,要麼在博物館,要麼就是在那些頂級藏家手裡,他們也不會把它拿出來交易。
由此其複刻本也挺值錢,這一本複刻本,保存得是比較完善的了,按照王楚的估價,也不會低於五萬元。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
校長笑道:“你朋友都給我們學校捐了三千塊錢了,我還在乎這區區十塊錢嗎?你要這個帖,我就把它送你了。”
說話的同時,校長直接把《三希堂法帖》收起來,放到了王楚的手裡。
王楚明顯愣住了,這樣的寶貝,校長就直接送給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