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古玩和典當行,你準備怎麼合作?”
陳富貴好奇地問道。
他是相當看好古玩的發展的,相反,典當行的發展他並沒有那麼看好。
因為他典當行的業務,他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
目前他在典當行放貸出去的資金,利潤幾乎已經固定在了那個比率。
一年的利潤,也就在百分之百而已。
但是他發現古玩的利潤遠不止於此。
尤其是有些古玩撿漏的時候,利潤是幾十甚至幾百倍。
而且就算是常規的古玩,利潤也有百分之十以上。
可是這樣的古玩,從買來到轉手賣出去,要不了一周的時間。
一個月,這筆資金可以周轉四次,能夠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四十的利潤。
雖然中間可能出現意外,但是古玩一年賺兩三倍的利潤是輕輕鬆鬆的,比典當行的利潤要高很多。
“我們先說古玩的合作吧,古玩這一塊,你想怎麼合作?”
王楚沒有說自己的想法,而是把問題扔給了陳富貴。
“古玩這一塊我想的是我這裡收到了古玩,你在市裡幫我消化。”
陳富貴開口說道:“你給我一個底價,我保證以後隻找你。”
“就這種合作?”
王楚驚訝地看著陳富貴。
這樣的合作其實是非常膚淺的,而且對雙方的業務的發展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那王先生你的意思是?”
陳富貴開口問道。
“我的意思是全麵合作。”
王楚開口說道:“我直接入股你的典當行,以後典當行的利潤,我們倆共分。”
“典當行收到的寶貝,我古玩行那邊會以成本價結算,從而保證典當行這邊的利潤。”
成本價結算,和低價結算,那可是不一樣的。
成本價結算,就代表著古玩行那邊幾乎不賺錢,把利潤給了典當行。
這代表著王楚有很大的誠意與陳富貴合作。
“這樣你是不是太吃虧了?”
陳富貴聽到王楚的話,震驚問道。
“嗬嗬,有什麼吃虧的,既然我們合作,那就要好好合作,如果不能好好合作,不如不合作。”
王楚開口道:“而且典當行,我要你在縣城四個門都開一個,在市裡和其他區縣也都開一個。”
“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們去其他市也要去開。”
“怎麼樣,有沒有興趣搞波大的?”
陳富貴現在覺得古玩更賺錢,但是在王楚看來,將來典當行有機會做得更大。
因為典當行其實就是銀行的前身。
九六年的時候,我國第一家全國股份製商業銀行成立,而其中的大股東,都是民營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