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張大山正在院子裡整理收來的舊貨,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
“張同誌在家嗎?”劉領導推開院門走了進來。
“劉領導,您怎麼來了?快請進屋坐。”張大山連忙迎了上去。
“不用客套了,我今天來是有件大事要跟你商量。”劉領導看起來很興奮,“我們縣裡的中藥廠要恢複生產了。”
張大山心中一動,連忙倒茶招待:“這是好事啊。”
“問題是我們急需大量的中草藥,你們這山裡藥材資源豐富,我想跟你合作。”劉領導開門見山地說道。
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張大山知道,山裡確實有很多珍貴的藥材,以前村民們都不當回事,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劉領導,您說具體怎麼合作?”
“我們需要各種常用中藥材,比如黨參、當歸、黃芪、桔梗等等。你負責組織村民采集,我們按市場價收購。”劉領導從包裡拿出一份清單,“這上麵列了我們需要的藥材品種和數量。”
張大山接過清單仔細看了看,心中盤算著。這些藥材在山裡都能找到,關鍵是要保證質量和數量。
“價格方麵怎麼算?”
“比市場價高出兩成,但是質量必須過關。我們中藥廠的標準很嚴格,不能有半點馬虎。”
兩人商定了合作的具體細節,劉領導臨走時特意囑咐:“張同誌,這次合作對縣裡很重要,你可不能讓我失望。”
送走劉領導,張大山立刻行動起來。他把村裡有經驗的老人都請到家裡,商量采藥的事情。
“大山,你說的這些藥材,山裡確實都有。”村裡的老藥農李大爺捋著胡子說道,“不過采藥可不是隨便摘摘就行的,得看時節,看部位。”
“李大爺說得對,咱們得按規矩來。”張大山點頭表示讚同。
很快,采藥隊伍組織起來了。張大山把全村分成了幾個小組,每組都有經驗豐富的老人帶隊。為了保證公平,他製定了詳細的分配方案。
“大家聽好了,采藥的收入按勞分配。誰采得多質量好,誰就多拿錢。”張大山在村裡的空地上對著幾十個村民大聲說道。
“大山,那怎麼保證公平?萬一有人偷懶怎麼辦?”有村民提出疑問。
“我們設立檢查組,每天檢查大家采的藥材。另外,每組都有記錄員,把每個人的工作量記錄下來。”
村民們聽了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紛紛表示同意。
采藥工作正式開始後,問題接踵而來。
首先是分配不均的問題。有些村民覺得自己分到的區域藥材少,要求重新分配。
“大山,你看我們這一片,連根草都沒有,怎麼采藥?”村民趙四找到張大山抱怨。
張大山親自到現場查看,發現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於是他重新調整了分工,讓每組都輪換區域,確保公平。
然後是采藥過程中的意外。村民王小二在山上采藥時不小心摔傷了腿,張大山立刻安排人把他送到縣醫院,醫藥費全部由他承擔。
“小二,你安心養傷,工錢一分不少。”張大山在病床前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