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好了,我看著薑老爺子的身體恢複得好,就知道,這大夫是個靠譜的。”
他並不是諱疾忌醫的人,也希望自己能找個不錯的大夫幫忙看病。
陳老笑著說:“說得我都有些心動了,等人到了,能不能給我也診個脈?”
薑海棠聽到陳老這句話,不由又多想了一點。
戚大夫長期在西北,醫術雖然不錯,但實際上,並沒有正經的工作單位,算是有個鄉下的赤腳大夫。
陸良辰對他有過救命之恩,兩個人又是十分能說到一起,戚大夫才會願意奔波這麼遠來京城。
家裡老人不少,身體需要好生調養,但總不能每次都讓戚大夫來來回回地跑。
畢竟,戚大夫也是快六十歲的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讓戚大夫留在京城。
思及此,薑海棠覺得,這事兒得和戚大夫商量商量,如果可以,想來是有辦法能讓戚大夫留在京城的。
“我等會兒就給良辰打電話,問問良辰。”薑海棠說。
“等會兒做什麼,我這裡有電話,能打長途,你打過去就行。”
薑海棠想了想,沒有推辭,直接拿起電話開始撥號。
這個年代,長途電話打起來很慢,需要一次次的轉接才行。
好在,陸良辰正好在辦公室。
薑海棠問陸良辰什麼時候回家,得知已經在移交工作,一周之後就會離開,才說起能不能請戚大夫來一趟京城,又將自己的想法對陸良辰說了,請他問問戚大夫,要不要留在京城。
陸良辰那邊思考了一下,說道:“戚大夫倒是孑然一身,如果能留在京城,也是好的,等回頭我勸勸。”
因有外人在,薑海棠也沒有多與陸良辰說私密的話,事情說清楚之後,很快掛了電話。
三個人又聊了幾句,薑海棠和陳老才告辭出來,而周副部長,已經急匆匆地趕到下一個地方去了。
回到辦公室,薑海棠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但心中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清晰的目標。
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灑進來,明亮而溫暖,恰如她的未來一樣。
陳老拍拍她的肩膀,語氣欣慰又帶著幾分期許:“海棠啊,周副部長和我可是把寶押在你身上了。彆有太大壓力,但也彆鬆懈。大膽去乾,我們就是你堅實的後盾!”
“我明白,陳老。謝謝您和周副部長的信任!”薑海棠鄭重地點頭。
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薑海棠沒有立刻開始工作,而是先靜坐了片刻,理清思路。
她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籌建小組需要考慮的事項。
首先就是人員篩選,既然是一個小組,必定人不能太少,選人決定了以後的路是艱難還是坦途,是重中之重。
首先必須要有紮實技術功底、還要能接受新思想、願意埋頭苦乾,這樣的同誌,在這個年代不算少,但也不多。
李興海、張建國、雲誌浩這幾位共同經曆過花城之行的戰友是首選,他們了解情況,也認可她的能力。
除了這三個,部裡還有哪些人可以選呢?
薑海棠對部裡的人不是很了解,隻能找到人事那邊,將部裡符合條件的人的資料都借了過來,打算從中篩選一下。
她希望能補充一些年輕、有衝勁、外語或製圖能力強的技術員。
她花了半天時間,才將人事處調閱的相關人員的檔案全都看了一遍,並且按照自己的需求,擬定出了一個初步的名單。
這個名單的人比她需要的人多了七個,相信能夠選出足夠的人員。
陳老這會兒不在,商量選人的事隻能暫時擱置,薑海棠開始思考第二個問題。
有了人,還需要有辦公場地、實驗設備,以及一些最新的國內外技術資料、還需要有對口的廠子能提供支持,讓她們有一個實驗場所。
這些都是極大的問題,要落實下來並不容易。
因此,薑海棠隻是暫時列出了一個詳細的清單,打算等回頭一並送到陳老那裡。
然後就是做技術路線規劃,這是薑海棠的強項,而且報告裡已經有了方向,隻需要思考具體如何分步驟、分階段地實現國產化改進。
先製定出一個大概的計劃步驟,然後慢慢充實起來就可以。
做完這些,距離下午下班時間也不遠了,薑海棠沒有繼續工作,索性與技術處的其他老同誌“偶遇”閒聊,不動聲色地了解她選定的那些人員的技術水平、性格特點和工作態度。
彆說,通過這樣一番了解,她又掌握了不少的信息。
晚上回到家,雖然身心疲憊,但她還是強打精神陪著小橙子和小桃子二人玩了一會兒。
何婉儀看著她實在是太累了,讓她先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