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反抗軍委員會設立的配給點前排著長隊。
人們安靜地等待著領取每日定量的合成食物包和淨水膠囊。
隊伍秩序井然。
沒有人插隊,也沒有明顯的騷動。
廣播喇叭裡播放著激昂的革命歌曲或西西亞斯充滿感染力的演說錄音,號召人們團結、奉獻,共建“新家園”。
人們的衣服大多洗得發白,打著補丁。
合成食物的氣味單調而缺乏生氣。
孩子們在廢棄的裝甲車殘骸上玩耍,玩具是磨光的彈殼或廢棄的電路板。
反抗軍的情況比異人要稍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到哪去。
顯然也存在物資短缺,經濟無力的症狀。
街道的士兵態度溫和。
但他們的存在感極高,巡邏路線覆蓋了所有主要街道和社區節點。
街角安裝的監控探頭型號老舊,卻數量不少,紅點無聲閃爍。
許多社區公告欄上,除了官方通知,還張貼著“社區互助小組”名單、“思想學習會”時間表,甚至是對“消極怠工”、“傳播負麵言論”者的匿名舉報渠道說明。
一種無形的壓力彌漫在空氣中。
在看似平等的配給隊伍裡,呂誠注意到一些細節。
穿著帶有特殊徽記製服或佩戴不同顏色臂章的人,有時會被優先放行或領取到稍好一些的份額。
書店的櫥窗裡。
除了革命理論書籍和實用技術手冊,幾乎沒有純粹的娛樂或藝術類讀物。
人們交談的聲音普遍不高,笑聲稀少,眼神中更多是疲憊和對未來的憂慮,而非真正的喜悅。
呂誠的目光掃過一些關鍵節點。
反抗軍的科技水平確實相對落後,但並非沒有亮點。
一些重要的路口或建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部署著帶有明顯北極聯合艦隊風格的自動哨戒炮塔。
雖然笨重,但火力不容小覷。
偶爾能看到塗著反抗軍鷹徽、造型粗獷但動力強勁的裝甲運兵車駛過,引擎轟鳴聲蓋過了廣播。
一些穿著技術工裝的人,正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顯然是繳獲或仿製的通訊乾擾裝置。
這些都清晰地表明。
西西亞斯在利用一切資源強化他的軍事力量,以維持統治和應對外部威脅。
行走在蘭徹斯特的街頭。
呂誠對西西亞斯的統治有了直觀的認識。
這裡沒有軍用科技戰時管理那種令人窒息的壓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包裹著“平等”、“自由”、“重建”糖衣的集體主義鐵拳。
西西亞斯成功地建立了一套秩序。
用理想凝聚了一部分人心,用嚴苛的配給和無處不在的集體監督維持著表麵的穩定。
資源極度匱乏是底色。
士兵的溫和建立在絕對的控製力之上,有限的自由被嚴格限定在有利於政權穩定的框架內。
這是一個艱難建立,帶著濃厚理想主義色彩卻又不得不依賴強力手腕維持的政權。
它脆弱。
因為它建立在匱乏和高壓之上,民眾的忍耐有其極限。
它又頑強。
因為西西亞斯用反抗壓迫的大義名分和相對公平的分配,以及不容置疑的鐵腕,暫時捆綁住了大多數人的命運。
中心城的戰時管理早就已經結束了。
但蘭徹斯特卻像是被永遠地留在四月的暴雨之中......
喜歡錯亂未來請大家收藏:()錯亂未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