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宋嘉又一次到加州施針時,宋聿便提起了回國投資的事。
“國內那邊邀請我過去實地考察,與招商辦當麵詳談合作細節。我計劃這個月動身。堂妹你有什麼東西或者信件需要我帶回去給家裡的嗎?”
宋嘉連忙道謝,給家裡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又特意去買了些輕便的、國內少見的禮物,一並交給宋聿托他帶回。
9月,宋聿從國內回來,不僅帶了家人的回信,還帶了兩張照片。
照片裡,安安和歲歲在軍區大院的操場上跑著,笑得見牙不見眼。
才大半年不見,兩個孩子長高了不少,褪去了一些嬰孩的肥嫩,有了小小少年的雛形。
宋嘉摸著照片,心裡滿是遺憾。
這一年的成長,她終究還是缺席了。
“投資的事談妥了,”宋聿笑著說:“討價還價之下,我又追加了一條生產線。國內方麵也給予了極大的誠意,不僅項目落地條件優厚,也正式批準了我們家回國定居的申請。”
他頓了頓,感慨道,“國內……和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想象中都很不一樣,雖然物質條件還差些,但那股蓬勃向上的勁兒非常感染人,感覺處處是機遇,挺好的。”
“我已經在京市提前安排好了住處,是一個規整的四合院,回去就能直接入住。”
“我爸商量著,這次他先帶爺爺和我媽回去看看,我留在美國打理剩下的產業。就是爺爺的身體,你看什麼時候能長途奔波?”
宋嘉仔細為宋修遠再次診脈後,肯定地答複:“下個月吧。下個月我再來為小爺爺施一次針,進一步鞏固一下。到時候,隻要途中注意護理,長途飛行應該無礙了。”
這幾個月,宋嘉每次來都會為他針灸兩次,同時悄悄用異能幫他調理身體。
宋修遠的身體已經大幅度好轉,不僅脫離了危險期,甚至能下床自如活動,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幾個月前還是瀕死之人。
其實,宋修遠雖然算是高壽,已經七十八歲,但在現代醫學看來還不算特彆老。
之前主要是被長年的老毛病拖累了身體,這才越來越虛弱。
如今一旦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滋養,恢複速度雖然比年輕人慢一些,但效果卻非常明顯。
10月,宋嘉給宋修遠施針後,又換了一個更適合長期溫養調理的藥方交給宋啟明。
“伯父,這個方子回去後按方抓藥,堅持服用。若再有不適,可以去京北大學找葉大夫,他是我師父,有他接受後續治療,你們儘管放心。”
11月,宋嘉的留學生活進入了最後兩個月的倒計時。
她很少再待在學校,而是全天候跟在安德森教授身邊,泡在醫院裡,爭取實踐和手術的機會。
安德森教授非常欣賞她的天賦和努力,甚至破例允許她帶相機進入手術室。
為此,宋嘉特意買了一台高像素的相機,認真拍下每一台複雜手術的全過程。
她不光錄手術視頻,還趁周圍沒人注意時,悄悄拍下了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說明書、重要期刊論文和實驗室操作手冊等珍貴資料。
同時,宋嘉也一點點收集各種醫療器械的實物樣品,比如新型注射器、特殊縫線、醫用導管、消毒敷料,甚至連廢棄的藥盒和說明書都不放過。
這些東西對國內的醫院和醫學院來說,參考價值非常大。
能多帶點國外的好東西、好技術回去就多帶點。
哪怕有些資料看上去有點“敏感”或“機密”,宋嘉也想辦法弄到手,全給搬回國內。
反正她有空間,不怕被查。
12月,留學的最後一個月。
宋嘉繼續收集資料、樣本的同時,也開始全力準備畢業彙報講座。
尹淼淼抱著一遝寫滿了字的演講稿,一臉苦相,蹭到宋嘉身邊哀嚎。
“宋姐姐,這個畢業彙報……是非做不可嗎?我肯定不行的……”
她這一年來雖然跟在宋嘉後麵學到了不少真東西,可跟宋嘉一對比,總覺得自己差得遠。
“要不……乾脆就你一個人代表我們六個上去講算了?你肯定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