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翁老的準話,宋嘉乾勁十足。
既然製藥廠的事有了眉目,藥草供應就得提前謀劃。
前年,鳳陽小崗村的十八位村民悄悄簽下一份“大包乾”協議。
到了去年冬天,這項大膽的嘗試就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整個村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遠遠超出往年。
這個消息,就像一劑強心針,極大地推動了農村改革的步伐。
過年期間宋嘉打電話回上河村拜年時,李梅香就興奮地跟她提起。
奉池縣因為近幾年農業發展一直名列黑省前茅,被選為了“包產到戶”的試點縣。
去年冬天,生產隊就已經將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按照農戶人口數平均劃分,確權到了每家每戶。
李梅香一家四口分到了十二畝耕地和三畝林地,日子正往好裡奔。
之前宋嘉對開製藥廠的事還沒十足把握,所以也沒提前跟李梅香他們溝通具體種植哪些草藥、需要多少量。
眼看春耕馬上就要開始,臨時培育種子再寄回去,顯然來不及了。
製藥廠從審批到真正建成投產,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倒也不必急於這一時。
於是,宋嘉先給奉池縣的農業局打了個電話。
請他們幫忙給縣裡的村民們帶個話。
各類中草藥可以照常種植,隻要炮製得當,品質過關,她這邊可以全部按市場價收購,價格從優。
同時,宋嘉也開始係統地整理她手中現有的藥方。
分析哪些草藥的需求量會比較大,以及這些草藥在哪些地區種植藥性才能達到最佳。
她發現,有不少常用藥材適合在黑省種植。
但也有一些關鍵藥材,比如一些祛濕藥材適合嶺南氣候,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材在川省、滇省的大山深處才能長出最好的品質。
未來的藥材基地,不能隻局限於東北,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布局。
等廠子有點眉目了,就得去這些地方考察,建立穩定的合作種植基地才行。
四月份,宋嘉以優異的成績提前完成了畢業答辯,正式加入國家醫學科學院,成為最年輕的研究員。
她立刻投入到與陸教授等人緊張的新教材編寫工作中。
這項工作繁瑣而艱巨,需要將帶回的最新知識、技術理念與國內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常常需要討論到深夜。
忙碌的日子過得飛快。
七月底,新教材終於編寫完成。
轉而交給出版社大量印刷,確保新學期全國相關專業的師生都能用上這本代表了國內最高水平的教材。
另一邊,宋哲和楚驚秋的婚禮也提上了日程。
這場婚禮從年初就開始籌備。
因為宋思柏如今已是羊城軍區的司令員,大部分人脈和關係都在羊城,為了方便,婚禮最終定在8月8號於羊城舉行。
京市的戰友和同事們,則計劃等宋哲他們回京後再補辦一場答謝宴。
8月5號,宋嘉和沈望川都請好了假,帶著興奮不已的安安和歲歲,乘坐飛機前往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