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尾魚身長有黑色斑點的大魚,
魚頭比魚身大一號。
“大頭魚,小浪哥,你釣到了一條大頭魚!”看著魚叉上的魚,張衛國興奮嚷道。
大頭魚,又叫胖頭魚,花鰱,是四大家魚的一種。
之所以叫它大頭魚,是它的頭部,占整個魚身子13。
這類魚,頭大嘴寬,魚鱗細而密,腹部灰白,背部黑色,魚身長滿了黑色的斑點。
黑色斑點,是區彆它和白鰱魚的最大顯著特征。
花鰱,口感極美,魚肉鮮嫩,龍門河由於是鬆花江的支流,水質極好,生長在這種水質裡的花鰱魚,那叫一個鮮!
放鍋裡燉,什麼都不用放,就放一點兒鹽巴,奶白奶白的魚湯,香氣撲鼻,又鮮又香。
是長白山這一帶,常見的一種河鮮!
李浪也很意外,從魚竿上的力道來看,他推測這次中的魚是一頭大草魚,結果居然是大頭魚。
“聽說湖南有道名菜,叫‘剁椒魚頭’,用的就是大頭魚,味道很棒。”李浪想起前世聽說過的一道湘菜美食。
“剁椒魚頭?俺可不會做啊……”
“沒事,回頭跟白潔姐說一下,看看她會不會。”
唯一麻煩的是剁椒,長白山家家戶戶都是乾辣椒,乾辣椒脫了水曬乾後,好保存。
不過也問題不大,吃不了剁椒魚頭。
還能吃“魚頭燉豆腐”!
豆腐就比較好弄了,回頭花點錢,托張衛民去城裡幫忙買幾斤。
張衛民那個軋鋼廠,食堂經常就有白菜燉豆腐,弄點豆腐不難。
“小浪哥,這麼大的胖頭魚,能有多少斤?”六子滿臉激動,好奇問道。
李浪把胖頭魚從魚叉上取了下來,那胖頭魚被魚叉鑽了三個洞,一出水就凍得梆硬,死得不能再死。
雖然鑽了三個洞,魚身子不完整,但好歹留下了這條大魚,也沒弄壞魚竿子。
李浪把魚提了起來,這大魚入手沉甸甸的,十分有分量。
“有個……三十斤吧?”李浪掂了掂魚的體重,不確定說道。
三十斤,這他還少說了,至少三十斤打底,
三十多斤!
“三十斤的大胖頭,俺個天,牛小浪哥你太厲害了!”
張衛國興奮地跑過去,抱著魚,想要感受一下三十斤大魚的分量。
李浪把魚遞了過去,張衛國一把接住。
看著傻嗬嗬笑著張衛國,李浪也是心頭一動。
他目光巡視整條龍門河,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這龍門河資源真不少啊……”
這龍門河身為鬆花江下流,資源豐富,往年都有漁民駕著小船,撒網捕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長白山一樣,龍門河也是附近幾個村子賴以生存的漁場。
不過和往年相比,資源沒那麼豐富,“棒打麅子瓢舀魚”現在也就圖個樂嗬,再加上這兩年又鬨饑荒,村裡人沒得吃,自然就把主意打到龍門河裡的大魚身上。
但冬天大雪封河,想要通過冰釣搞到十多斤的大魚,可沒那麼容易。
技術是一方麵,魚餌也是另一方麵。
蚯蚓的效果,遠遠沒有李浪那包特殊魚餌好使!
“這魚餌……要是讓城裡那些愛釣魚的老乾部知道,估計要搶破頭吧……”
城裡的大官高級乾部,平時沒事就愛甩兩杆子,用的魚餌是蚯蚓和苞米。
李浪這包魚餌要是讓他們知道,花幾十塊錢,他們也會買下!
“可惜就半袋子了……”李浪看著剩下的一半魚餌,搖搖頭。
這特殊魚餌釣魚效果這麼好,他打算省著點用,不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