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金黃,像個小太陽,掛在糊著發黃報紙的天花板上。
瞬間照亮了這間狹小陰暗的小小房間。
就連報紙上的印刷小字,都清晰可見。
偶爾一陣風,沿著門隙窗隙吹進來,把被一根電線垂著的鎢絲燈泡輕輕吹動。
晃啊晃啊,
燈火下,屋裡人的影子也跟著一起搖曳。
仿佛置身陽光底下,夢幻一般。
“哇!”
來看熱鬨的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這歡呼聲,帶著激動,興奮,驚喜,豔羨……
“這就是‘電’嗎?好神奇……”
對於長白山山腳下這個與世隔絕,偏安一隅的傳統打獵小山村來說——“電”,實在是太令人稀罕了!
屋裡頭這些雙水村的人,尤其上了年紀的老人,誰也無法想象出,
一個電線杆子一根電線一個電燈泡,咋就能把屋裡照著亮堂堂的,就跟大白天一樣?
這“電”,咋就這麼神奇?
不用點蠟燭不用點煤油燈,隻要輕輕拉一下那個黝黑的殼子,“哢噠”一聲,屋裡頭就亮了?
這麼神奇的東西,活了六七十年,第一次見!
“還是李浪這孩子有出息啊,打獵物掙到錢了,第一個想著給家裡改善生活,把電給通上了。”
“這馬上要過年了,有了這電燈泡,大海一家幾口人就不用點煤油燈了。”
“真是羨慕啊,俺咋沒有李浪這樣孝順又牛逼的孫子?”
“老楊頭,你不是有孫女嗎?把她嫁給李浪當媳婦兒不就成了。”
“那也得李浪看上才行啊,現在村裡的女知青,都搶著找王婆說媒給李浪當婆娘,難輪得到俺孫女?”
“哎,早知道讓俺那幾個不成器的小子跟李浪混了,不然的話,俺今天家裡也能用上電了……”
“就是啊,你看張衛國和趙六,每天屁顛顛跟著李浪,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不說,現在家裡也裝上電燈泡了!”
“……”
和李浪家一樣,張衛國趙六這兩家今天也都安上了電燈泡。
不過這一塊兒是江德軍同事負責的,江德軍則是負責李浪家。
“好了,熱鬨看不完了,諸位散了吧。”李浪下起了逐客令。
屋裡頭鬨哄哄的,這些大娘大爺們看熱鬨不嫌事大,還有幾個膽子大的毛頭小子,亂七八糟翻李浪東西,甚至還打櫃子上那幾瓶酒,尤其鹿鞭酒的主意。
要不是李浪及時發現,搞不好這鹿鞭酒要被這幾個毛頭小子順手牽羊了。
小山村的人,沒想象中那麼淳樸,攔路搶劫的惡霸村匪在鎮上,甚至隔壁幾個鎮,比比皆是。
這鬨饑荒的年頭,心懷鬼胎不勞而獲的人,太多太多了!
城裡還有不少工人,發了工資去銀行存款,結果被蹲守的歹徒“敲悶棍”,把錢搶走了,甚至連命都丟了!
畢竟,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掙錢,哪有直接搶人家的工資來錢快?
財帛動人心,一堆人為了錢財,自然會鋌而走險!
好在李浪把比較重要的東西,比如糧票錢,都放進了自己的個人空間,擺在外麵的也就那櫃子上馬老大送的鹿鞭酒鹿血酒當歸酒了。
李浪現在是火龍狩獵隊的大隊長,享有威望,連生產大隊的錢隊長和周隊長也要巴結他,他一開口,這些村民自然不敢再造次。
也就作鳥獸散,都離開了李家。
離開之前,還都在討論著李浪家今天通電的事,話裡話外都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