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邦望著李浪剛才掏出來的自行車票,他眉頭緊鎖,臉色很難看。
他打小在上海弄堂裡長大,那裡是東方文明的頂點,黃浦江畔,像永久牌飛鴿牌鳳凰牌的自行車,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不光有自行車,還有有軌電車,小轎車,吉普車……
可以說,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在大上海這個繁華的城市,十分常見,並不稀奇。
可現在,這裡是東三省一個小鎮上,
那就不一樣了。
這裡落後傳統,遠離繁華大都市。
一張自行車票,這小鎮上的人,哪怕累死累活工作一輩子,也弄不到一張!
自行車,在鎮上太稀缺了!
那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乾部的座駕!
普通老百姓,填飽肚子都不容易了,哪有權限弄到一張自行車票?
就算弄到了,又哪來的錢去供銷社買自行車?
一輛上海生產的鳳凰牌自行車,最普通的一款,就要155塊錢!
城裡的三級工人,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塊錢!
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他得不吃不喝攢五個月的錢,才能買得起!
這還是城裡的工人,鎮上呢?
鎮上都沒幾家國營工廠,這兒的人,大部分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獵戶趕山客!
一個月哪有工資,全都看老天爺賞飯吃!
因此,羅興邦才會如此驚訝……李浪這樣一個穿著破襖子補丁褲子的小山村裡的窮小子,手裡居然有一張自行車票!
“不應該啊,這小子從哪弄來的自行車票……”
買自行車,那可是大訂單!
這幾個售貨員在供銷社上班了好幾年,哪裡見過這樣的大主顧,連忙喊來了管事的主任。
“同誌你好,請問您是要買自行車嗎?”一個年紀略大的婦女檢查了一下自行車票,熱情招呼道。
李浪淡淡瞥了一眼臉色陰晴不定的羅興邦,點了點頭。
李浪他今天來鎮上,借的是張衛民的自行車,回去要還給人家的。
李浪原本想著等過完年再跑一趟鎮上,把自行車給買了,以後去鎮上也好方便一點。
不過這次羅興邦挑釁在先,那就省得再跑一趟了,順手買了。
供銷社主任眼睛一亮。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
這小同誌年紀輕輕,人看上去很樸素,一出手,就是不同凡響,連這麼珍貴的自行車票都能掏出來!
主任在這鎮上開供銷社十多年,就見過幾個人來他店裡買自行車,買車的顧客都是乾部級彆的人物,比如食品站那個周站長。
呂安娜見李浪掏出一張自行車票,也跟著吃了一驚。
她臉上的表情,和那些售貨員如出一轍,
她身為大城市來的女知青,也知道自行車票在雙水村這個小山村子裡的珍貴。
李浪隻是個獵戶,竟然能弄到一張自行車票?
“李大哥,你這……”呂安娜很想問李浪這自行車票他是從哪兒弄來的,但話到臨頭,她停住了。
她猛然驚覺,李浪主動掏出這張票,是要買自行車,打羅興邦的臉。
她心中於是很自責,“都是我不好,害了李大哥,哎……”
“這自行車要好多好多錢……”
李浪既然拿出自行車票,那必然是認真了,後麵肯定要花很多錢來購買好自行車。
自行車太貴了!
一輛就要一兩百多塊錢呢!
呂安娜心疼李浪,不想他破費:
“李大哥,咱們走,彆搭理那個家夥,你彆亂花錢,自行車太貴了,把這票留著。”
呂安娜攙住李浪的臂彎,急忙勸道。
“沒事,今天正好來鎮上了,就順便把自行車買了。”李浪說得十分淡然,雲淡風輕。
羅興邦在一旁陰陽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