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喜歡看書,看小說,中國的,外國的。
“還是李隊長人好,聊著來,有共同話題。”正在看書的江超英感慨道。
“不知道李隊長的小說,什麼時候能寫完……”
江超英期待地想道。
他放下書本,一回頭,才發現原本還在知青辦門口走來走去的周春妍,不知道什麼時候人不見蹤影了。
江超英看了一眼,又收回了目光,繼續捧著書,津津有味看著……
……
李浪回了屋子,坐在火炕上。
他低著頭,看著炕桌上的一張信紙。
信紙上,用鉛筆寫著幾個雜誌社的投稿地址。
都是東北這邊的大型雜誌社,很有名氣,出過不少有名的大作家。
“投哪個呢……”
“算了,隨便挑幾個雜誌社投稿。”
李浪懶得糾結,都是小說雜誌,發哪兒不是發?
都是按照每千字給稿費的,每個雜誌社,單價都差不多。
想了想,李浪就選擇了《北方文學》《東北文學》《參花》這三個雜誌社,準備寫稿子投稿。
給雜誌投稿子,一般有幾種:
1,小說
2,散文
3,詩歌
4,報告文學
每個體裁不同,每千字價格也不一樣。
按理說,李浪吸收了“頂級文豪天賦”,什麼稿子都能寫,無論是詩歌,還是報告文學,他都能信手拈來。
但是仔細考慮了一下,李浪還是決定寫小說。
原因很簡單,小說字數多,單價也還合適。
就是看錢!
哪個錢多寫哪個!
就是這麼簡單!
敲定了投稿的雜誌社,李浪從櫃子裡拿出來練習本和鉛筆。
這個年代,雜誌社對投稿的紙張是沒啥要求的,隻要能看,字跡清晰,都能投稿。
李浪除了有文豪天賦,還能寫一手板正的楷體。
“寫什麼好呢……”李浪攤開紙張,咬著鉛筆頭思考。
雖然他有著頂級文豪天賦,但也不是想寫就寫。
小說這玩意,要有人生經驗,也要有靈感。
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可缺。
海明威當初寫《老人與海》,就是親自聽來的故事,以這個為靈感,才寫出這篇著名的小說。
“有了,就寫篇《打獵》吧。”
寫個退伍老英雄在長白山打豺狼,鬥虎豹的故事,順帶介紹一下東三省的風情和打獵文化。
反正這個年代,文藝作品沾點紅色元素和革命元素,保管有看頭,錯不了。
題材有了,靈感也來了,李浪就趴在炕桌上,一筆一畫,沙沙地寫著小說。
這小說才寫幾十個字,開頭剛磨出來,就聽到院子外頭,有個女人在喊:
“李隊長,你在家嗎?”
聽著這喊聲,李浪皺著眉頭,這聲音他可太熟了,
十幾分鐘前剛和書呆子江超英聊到她……
周春妍!
喜歡每日盲盒,我趕山打獵喂飽全家!請大家收藏:()每日盲盒,我趕山打獵喂飽全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