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李浪一行人離去的背影,薑之巧似有所思。
第八機床廠,家屬大院。
“同誌,跟你打聽個人。”小牛攔住一個剛下班的工人。
“誰?”
“張西旭,認識嗎?”
張西旭是張何氏的小兒子,也在這第八機床廠上班。
“你們是誰?”那個工人一聽到小牛找張西旭,裡麵警惕起來,一臉防備。
“哦,我們是張東旭的朋友,這不他人沒了,想著過來探望探望他老娘還有弟弟。”小牛笑著解釋道。
那工人朝李浪幾人看去,見那自行車上掛著禮物盒子,又掛著網兜,信以為真。
“408。”這工人隨口說出來一個門牌號,旋即,頭也不回地走上樓梯。
“408,應該是四樓。”李浪分析道。
他抬頭朝這家屬大院看去,眼前是一棟筒子樓。
筒子樓中間是樓梯,兩旁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單間,每個單間不大,也就七八平方。
這些房間,就是第八機床廠分給工人們的單位房子了。
“走,去408。”李浪一馬當前,上了台階。
在他身後,小牛白婕幾人陸續跟上。
上了台階後,一樓,二樓,三樓,
很快,李浪就走到了四樓,他隨即右轉。
從左往右,往裡走。
城裡和農村不一樣,沒有土灶台,家家戶戶做飯,得在走廊裡做。
做飯的工具也很簡陋,門口支上一個爐子,燒蜂窩煤,上麵架上一個鐵鍋,也沒有煙囪,就露天排放。
筒子樓是用紅磚造的,走廊旁邊的牆和柱子,因為常年被油煙熏染,紅色的磚變成了黑磚,還沾了一層油,又黑又油,看著肮臟。
這個點,是第八機床廠的工人們吃午飯的時候,
所以筒子樓單間門口,都有工人的家眷在忙活,
要不擇菜,要不洗菜,要不洗米,準備煮飯炒菜。
有些家屬提前燒好了飯,這會兒就搬著個馬紮子,拿著鋁飯盒子或者搪瓷杯子,坐在門口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和筒子樓裡的鄰居嘮嗑兒。
李浪帶著好幾個人上樓,一冒頭,就吸引了這些工人和家眷的注意。
“同誌,你找誰?”有個老大娘問。
她最靠近樓梯口,是405室。
“大娘你好,我們是張東旭的朋友,過來看看他娘還有他弟弟。”小牛解釋道。
同樣的話術,又說了一遍,小牛倒也不嫌煩。
“張東旭?”大娘“啊”的一聲。
“哎呀,你們是東旭的朋友啊!”
大娘一臉惋惜的樣子。
“東旭這孩子可惜了,年紀那麼輕,車間乾活一個不小心,被軸承砸到了腰子,哎!”
“這孩子可惜了,真可惜……”大娘很心痛的搖搖頭。
看著出來,張東旭一家人和在筒子樓裡,口碑不錯。
要不然,這大娘也不會在張東旭沒了後,這般心疼。
“東旭他娘,有人找!”老大娘朝裡麵大聲喊了一句。
“誰呀?來了來了!”408室屋裡頭,傳來張何氏沙啞的嗓音。
喜歡每日盲盒,我趕山打獵喂飽全家!請大家收藏:()每日盲盒,我趕山打獵喂飽全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