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雍,是江東顧家出身之人,同時也是蔡邕的得意弟子。
他名字裡麵的這個‘雍’字,就是蔡邕根據自己名字的‘邕’字所取,同音不同字。
僅此就能夠看出來,蔡邕對這個弟子的滿意和喜愛程度。
現在王允卻提議蔡邕將他的得意弟子,送到華雄那裡,做華雄謀士,以此來報答華雄救了蔡琰之恩情。
蔡邕聞言若有所思,稍後點點頭道:“此言不差,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我隨後就將元歎送到華鎮東那裡去……”
王允聞言,心中頓時大喜。
太好了!
原以為此事可能會有一些波折,自己需要多花費一些心思和唇舌,方才能夠讓蔡邕按照自己所言做事情。
結果卻沒想到,事情竟這般順利!
自己根本就沒有多說,蔡邕就將此事,給一口應了下來。
順利的超乎想象。
不過,這樣驚喜過後,王允也覺得理所當然起來。
這主要是自己善於把握人心。
以華雄救蔡邕之女為切入點,來說事情,這點確實非常好。
蔡邕此人,雖是大儒,但卻是個誠實君子,不精於算計。
自己與他私交一向不錯,他也不會懷疑自己會有彆的心思。
而且,看得出來,蔡邕那裡也確實是想要做些事情,來報答華蠻子的救命之恩。
這一次,華雄有的受了!
這人之前在汜水關那裡,立下了諸多汗馬功勞。
結果來到長安之後,卻被如此對待。
心中必然不快。
對董卓老賊,將會怨恨。
心裡麵有了怨恨,那接下來做事情的時候,就容易在言行之中體現出來。
董卓將會因此,變得更加猜忌……
有些東西,隻要在心裡麵種下了,想要將之消除,就變得非常不易。
隻要能夠成功的在董卓心中,種下這顆種子,接下來,甚至於根本不必自己這裡再多做些什麼,董卓那裡,自己就會將事情做得很好……
目的已經達成,王允也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與蔡邕又說了一些其餘的話,才從這裡離開。
免得顯得自己之前,建議蔡邕將顧雍派遣到華雄手下做事情,過於刻意。
王允從蔡邕這裡告辭,蔡邕將之送到院外……
……
從蔡邕這裡離開之後,王允麵上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這一次,事情穩妥了。
這笑容,很快就又變成了冷笑。
華雄董卓這些人,之前在洛陽那裡再張狂又能如何?
都是一些沒甚腦子的莽夫罷了。
之前在洛陽那裡,隻是打仗較多,董卓又沒有受到太多錢糧受限之苦。
如今來長安,逐漸的將董卓等人,給拉到自己等人所擅長的方麵,這些武夫,隻能是被自己等人一點點的束縛起來!
被自己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自己不過是略施小計而已,就將會令他們相互猜忌……
至於蔡邕……
能夠在自己的操作之下,參與到這件事情之中,為大漢出力,也是他的榮幸!
到時候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後,他需要感謝自己……
……
蔡邕將王允送走,返回到自己房屋之中。
他剛返回去,就有一道身影從房間之中的屏風後麵閃了出來。
蔡邕有被嚇到。
不過,反應並沒有太過於激烈。
畢竟他經曆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昭姬,你又在這裡偷聽我與客人談話!”
蔡邕板起臉,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
但蔡琰卻是不怕。
“阿爺,那才不是客人,是惡棍!”
蔡琰聲音響起,顯得氣憤。
而後望著蔡邕道:“阿爺,你真的準備將元歎師兄,給送到恩公那裡去?”
蔡邕點點頭道:“確實如此,王子師言之有理,這確實是報答華鎮東救你之恩情好辦法。”
蔡琰聞言著急:“阿爺,這……這是那賊子奸計!
您倘若真的這樣做了,不但不能報答恩公救下我的恩情,反而是恩將仇報,害了恩公!”
蔡邕聞言,顯得意外,像是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重一般。
“何出此言?”
蔡琰道:“恩公為董卓手下大將,關中這裡的眾多士人,都不與董卓一心,很多都不為董卓做事情。
結果現在,您這個天下名儒,卻將手下的得意弟子,送到了恩公手下。
這如何不讓人多想?
雖事出有因,但董卓那裡卻不會這樣想!
王允那賊人,是想要借助阿爺之手,來害恩公!”
蔡邕聞言,麵露恍然,像是才知道這其中利害一樣。
“阿爺,您這裡要不……再去見見恩公。
或者是通過一些彆的手段,將消息傳遞到恩公那裡去。
告知恩公提防王允……”
蔡琰猶豫一下,出聲如此說道。
蔡邕搖搖頭:“不去了,才去了一次,就給華鎮東帶出了這等麻煩。
再去一次,豈不是將一些東西給坐實了?
事情點到為止。
接下來我們過我們的生活,華鎮東過華鎮東的生活。
彼此之間沒有什麼聯係,也沒有什麼交集。
一切如同之前一樣。”
蔡琰一想,也覺得自己阿爺說的有道理。
隻是又擔憂王允那廝,一計不成再生其餘奸計。
恩公那樣的一個莽撞人,事先不知道王允奸計,隻怕會上了這賊子的惡當。
正準備再說些什麼,卻聽到蔡邕在此時開了口。
“昭姬,有一點我需要告訴你,你是與河東衛氏有婚約在身的人。
若不是之前戰亂影響,此時已經嫁到衛氏為他人婦。
這點你莫要忘記了!”
蔡琰頓時愣住,心中劇震。
努力掩飾住心中驚慌,去看自己阿爺,準備出聲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