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的到來,沒有驚動任何人。
原本按照他與蔡邕的關係,隻要他與蔡邕說了他將要前來,那麼蔡邕必然會前來迎接。
絕對不會弄得這樣冷清。
但盧植並沒有這樣做。
隻是和趙雲一起,自行來到了長安城。
除了不喜這些俗套的東西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盧植想要在這長安城之中多轉一轉,看一看華雄統治下的長安城,最為真實的樣子。
通過彆人之口所知道的消息,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個人的情感在裡麵。
隻有自己親自察看一番,所見到的才是最為真實的景象。
盧植向來不喜歡道聽途說,他隻喜歡親自去看。
用自己的眼睛來觀看自己所見到的世界。
而且,喜歡從底層的小人物著手。
他覺得,看某一地的政策好不好,執政之人有能力與否,不需要看彆的,隻需要看看底層之人,是否能夠活下去。
隻要能夠活下去,就算是很不錯了。
若是能夠讓諸多底層百姓活下去,並且日子過的還不錯的,那這人的能力根本無需多言,是真的極為難得。
長安城之中,秩序儼然。
雖然比不上以往的洛陽繁華,但也遠超袁紹所占領的冀州,最大的城池。
欺行霸市之類的事情,也沒有見到,更沒有見到一些囂張跋扈之人……
夜晚,房間之中點著燈,盧植坐在桌案前,腰間的佩劍,已經解下,放在了順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盧植跪坐在這裡,腰杆挺的筆直,看起來顯得沉靜的麵龐之上,帶著欣喜。
這種欣喜持續了一陣兒之後,又變成了驚訝,擔憂……
各種神色,在他的麵龐之上一一閃過,顯得複雜無比,亦如同盧植此時的心情一般無二。
關中之行,所見到的種種,是真的出乎他的預料!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關中竟已經變成了這幅樣子!
這是大興的征兆啊!
雖華雄執政的時間尚斷,但來到關中所見到的種種,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若能保持住這種勢頭,一直持續下去,那關中這片曾經讓大秦,讓大漢都興起的龍興之地,將再次複興!
大漢將變得不一般!
這種他已經許久許久都不曾見過的景象,令盧植為為之激動不已。
和華雄比起來,四世三公,名頭極大的袁紹,隻是一個徒有虛表之人,屁都算不上!
但歡喜的同時,也有濃濃的憂慮在心中縈繞。
從他所得到的的種種信息,不論怎麼看,華雄都不是一個善人。
他用鐵血手段對付世家大族這些,盧植倒不怎麼在乎。
畢竟這世上的資源就這樣多,有人多吃一口,其餘人就要少一口。
華雄若不使用這等鐵血手段,他也破不開那重重困局,也不能讓關中變成如今的模樣。
這些盧植倒不怎麼在乎。
他所為之糾結的,乃是從華雄展現出來的種種來看,華雄這人不是一個屈居人下的存在。
如今的大漢,又變成了這幅樣子。
隻怕就此發展下去,將會有不忍言之事發生……
可偏偏華雄又展現出來了袁紹等人都沒有的明主之姿……
忠於大漢,與樂意見到百姓們安居樂業之間,出現了矛盾,讓他無比的糾結。
若華雄不姓華,而是姓劉,那該有多好?
就算華雄隻是一個普通劉姓之人,為了時局,為了國家的需要,也需要通過一些手段,將之給弄成高祖子孫。
如此自己所感到為難,感到糾結的事情,就不再是什麼為難之事了!
而天子也非常樂意見到在如今大漢微弱的情況之下,出現一個本事非常大的漢室宗親!
一切都完美的解決了。
隻是……
“唉……”
盧植如此想著,然不住長出了一口氣。
這世間哪有這樣多的如果……
……
糾結的人不單單隻有一個盧植,還有彆人,比如趙雲。
原本趙雲滿腔怒氣,騎白馬,背負銀槍而來,為的就是將華雄這廝給弄死。
可結果前來之後,竟發現這華雄與自己之前所了解到的華雄,有著天壤之彆!
關中確實有著不少人,因為華雄而家破人亡,從之前的高高在上,跌入到了深淵之中。
但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都有各自的取死之道!
而之前與自己哭訴的友人家族,也與他平日裡與自己所展現出來的形象不同,一樣是為富不仁。
在關中做下了諸多的惡事。
自己甚至於還遇到幾個,自己友人的家族所欺辱過的人。
在談論起他們家所做的惡事時,忍不住的咬牙切齒。
後麵說到他們的結局之時,又忍不住的拍手稱快。
不斷的感謝華雄……
趙雲出身不高,自幼也吃過不少的苦頭,自然不會站到大戶那邊。
見到關中這裡眾多的窮苦人在華雄的政策之下,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心中自也是歡喜。
隻是,他此番乃是懷著滿腔怒氣殺華雄而來,此番卻發現事情與自己之前所想完全不同,前後反差過於巨大。
縱然是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回去嗎?
返回冀州去?
趙雲搖了搖頭。
原本覺得公孫瓚這人還行,至少在抵禦外族上麵比較可以。
想要在關中之行結束之後,拎著華雄腦袋去投奔公孫瓚。
可是在來到關中,知道了華雄的所作所為之後,趙雲一下子就覺得公孫瓚不夠看了。
至少和華雄相比,遠遠不夠看。
可是,要讓他直接投奔一開始立誌要殺的華雄,發生這樣大的轉變,他又覺得有些彆扭。
如此糾結的半夜之後,趙雲忽然起身,一把將腰間佩劍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