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李升榮開始總結:“目前,我們已經總結出了三條線索。”
“第一條,凶手作案其實是有規律的,隻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中的奧秘。”
“第二條,凶手每隔四天作一次案,作案對象都是不同生肖屬性的女性。”
“第三條,凶手每次作案前都會準備全新的凶器,並且作案後會把凶器遺留在現場。”
雖然這三條線索看起來很明確,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前兩條線索的調查難度非常大。排查的範圍太廣了,要是按照常規方法去調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關鍵是專案組的時間很緊張,必須在三天內破獲這起案件。要是按照前兩條線索去偵查,時間根本就不夠用。
至於最後一條線索……
痕跡偵查小組組長孫興文說道:“雖然凶手作案用的凶器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但在芙蓉市,能鍛造出這種材質和工藝刀具的地方有很多。而且我們能想到從這方麵入手調查,凶手肯定也能想到。”
“所以,大部分正規生產、鍛造這類工藝刀具的企業和廠家,基本上可以排除嫌疑。”
孫興文說完之後,現場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才深刻意識到,這起案件的偵破難度突然變得非常大。
看似找到了三條線索,可實際上每條線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排查走訪等常規方式去推進,最後的效果還很難說。
就算專案組全體成員都出動,再加上芙蓉市警方的全力協助,這工作量也是巨大的,耗時肯定很長,而且最後也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結果。
李升榮突然神情嚴肅地說道:“其實,我們之前陷入了一個誤區。”
“前兩條線索可以先放一放,但不能完全放棄,可以安排一部分警力繼續偵查。”
“我們現在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第三條線索上。”
說到這兒,李升榮停頓了一下,像是在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說。
過了半晌,他接著說道:“凶器的款式和材質已經限定了一個範圍。”
“如果再把凶手不太可能選擇的、有正規執照的大型企業和工廠排除掉,排查的範圍還能再縮小一些。”
“剩下的可能就是一些黑加工廠或者小型加工廠,我們從這些地方入手排查,範圍就會小很多。”
眾人聽了李升榮的話,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但也有人提出了疑問:“組長,話是這麼說,可就算這樣,排查的範圍還是很大啊。”
“您想想,那些能加工這種特殊材料,還能鍛造出工藝刀具的黑工廠,哪有那麼容易找到?”
確實,要是找這些黑工廠很容易的話,芙蓉市相關部門早就行動了。
李升榮卻笑著說道:“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找不到,不代表彆人也找不到。”
“畢竟,這些加工廠生產工藝產品,可不是為了自己留著玩的。”
“既然凶手能搞到這些凶器,那就說明這些加工廠肯定有對外銷售的渠道。”
大家聽了李升榮的解釋,一下子就明白了。
李升榮接著說道:“另外,凶器上的圖案也是一個重要的偵查方向。據物品鑒定小組判斷,這種多功能折疊刀刀柄上的圖案,要是沒有高級工藝師的手藝,根本就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