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現在用的農藥,是能殺蟲,但會不會把益蟲也給傷了?有沒有法子,讓莊稼自己抵抗力強一點,或者用些天然的東西來驅趕害蟲?”
這些話,在後世聽來都是些常識性的概念,比如有機質、微生物菌劑、生物防治等等。但在此刻的專家們聽來,卻不啻於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讓土更鬆快透氣……莫非是指土壤的團粒結構和有機質含量?”老專家眼神一亮,喃喃自語。
“讓莊稼自己抵抗力強……這是誘導抗性的思路?用天然的東西驅蟲……植物源農藥?”另一個專家也激動起來。
他們雖然一時無法完全理解陳誠話語中的深意,但那種超前的思維方向,卻讓他們如獲至寶!
這哪裡是莊稼漢的瞎琢磨,這分明是高屋建瓴的指導思想。
陳誠這些前瞻性的設想,成功唬住了這些專家,陳誠也鬆了口氣。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更加熱烈,專家們看向陳誠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敬佩,變成了近乎崇拜。
“陳誠同誌,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老專家感慨萬千,“我們這些年,真是鑽進牛角尖了!你才是真正的農學大家!”
“是啊是啊!陳誠同誌,以後我們農科院,可得常向你請教!”
沈中書在一旁含笑看著,心中更是得意。
撿到寶了,這次真是撿到天大的寶貝了。
省委書記知道了,怕是也要親自接見這位陳誠同誌了。
光是這些專家對待陳誠的態度就足以看出陳誠的價值。
正當屋內氣氛熱烈,眾人相談甚歡之際,院門外突然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
“誰啊?”陳誠有些疑惑,這個點兒,村裡人一般都回家吃飯了。
屋內的談話聲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門口。
陳誠起身去開門,隻見門外站著的是鄒建國,懷裡還抱著幾個用油紙包得嚴嚴實實的方盒子。
“陳誠。”鄒建國一見陳誠,咧嘴一笑,獻寶似的把懷裡的東西往前一遞。
“你要的鐵花生米,一個叫鐵拐李的剛給做好了,讓我趕緊給你送過來。”
“鐵花生米?”陳誠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那是他和鐵拐李對子彈的暗稱。
他剛想接過,鄒建國已經側身擠進了屋,嘴裡還嚷嚷著:“這批貨色可足,李叔說保管你用著順手……”
剛剛他可是看過了,這些子彈確實不錯。
話音未落,鄒建國看清了屋內的景象,頓時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鴨子,聲音戛然而止,臉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一屋子穿著乾部服,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人,正齊刷刷地盯著他,以及他懷裡那幾個沉甸甸的油紙包。
壞了!屋子裡怎麼這麼多人?
那他剛才說的話豈不是全被聽見了?
鄒建國腦門上瞬間滲出了一層冷汗,抱著那幾盒“鐵花生米”,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尷尬得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沈中書和幾位專家的臉色也變得有些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