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揚連連擺手,有些不好意思:“劉老板劉夫人,你們再說下去我這臉都要紅透了。都是在海上討生活的人碰上難處,搭把手是應該的。換了任何一個人也都會這麼做的。”
他心裡卻在飛快地盤算著,這劉鬆江是遠近聞名的海鮮大王,生意做得這麼大,手眼通天,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
自己現在雖然有係統傍身,也能撈到不少好東西,但終究還是小打小鬨,不成氣候。
要想真正把事業做大做強,還得有更廣闊的思路和門路才行。
“話可不能這麼說孫老弟。”
劉鬆江搖了搖頭,語氣十分誠懇,“現在這世道人心不古,肯在危難關頭不求回報出手相助的人那是打著燈籠都難找了。對了聽口音孫老弟你也是做海鮮生意的?”
孫毅揚點點頭,實話實說:“嗯算是吧,平時趕趕海弄點海鮮賣賣,勉強糊口飯吃。”
“哎!以孫老弟你的本事,要是隻用來糊口飯吃那可真是太屈才了!”
劉鬆江呷了口酒,話鋒陡然一轉,“不瞞老弟你說我這海鮮生意,外人看著風光無限其實也有不少難言的苦衷。這海鮮啊最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咱們這沿海城市還好說當天捕撈上岸,當天就能送到各大市場、酒店。可要是想往內陸地區送那可就難於上青天了。”
劉夫人也跟著歎了口氣,麵露難色:“是啊尤其是那些嬌貴些的海產,比如一些深海的魚蝦蟹離了海水幾個小時就沒了那股鮮靈勁兒,長途運輸的損耗實在太大了根本賣不上好價錢。內陸好多地方的人,想吃口真正新鮮的海貨那可真是難得很啊。”
孫毅揚聽著這兩口子的話,腦中嗡的一聲,一個念頭猛地竄了出來!
這不就是個天大的商機嗎?!
內陸!
冷鏈!
他腦海裡瞬間浮現出前世那些發達的冷鏈物流係統,各種保鮮技術,能將海鮮從幾千公裡外的產地,鮮活地送到內陸城市的餐桌上。
這個時代,冷鏈運輸雖然已經有了些雛形,但遠沒有後世那麼發達和普及。
如果能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冷鏈物流體係,把東海縣乃至周邊漁場的新鮮海產,源源不斷地運往廣闊的內陸市場……
那將是多大的商機啊!
他心裡怦怦直跳,仿佛看到了一條金光閃閃的康莊大道在眼前展開。
"劉老板,"
孫毅揚放下筷子,眼神灼灼地看著劉鬆江,"您有沒有想過,如果能有一種辦法,讓這些海鮮在運輸過程中始終保持低溫和新鮮,就像剛從海裡撈上來一樣,那內陸的市場……"
劉鬆江一怔,隨即眼睛也亮了起來:"孫老弟,你的意思是……冰鮮運輸?我們現在也在做,用冰塊降溫,但效果還是有限,尤其是夏天,長途的話,冰化得快,損耗還是不小。而且成本也高。"
"不隻是冰塊,"
孫毅揚斟酌著詞句,"我說的是一整套係統,從捕撈上岸開始,就進行快速預冷處理,然後用專門的冷藏車運輸,到了目的地,再存入冷庫,分銷到各個市場。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海鮮的品質和鮮活度。"
他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車水馬龍的冷藏車隊,將海鮮運往四麵八方。
劉鬆江夫婦聽得入了神,他們是做這行生意的,自然明白孫毅揚這番話裡蘊含的巨大潛力。
"專門的冷藏車……全程低溫……"
劉鬆江喃喃自語,眉頭微微蹙起,思考其中的可行性,"這……這投入可不小啊!而且技術上……"
"技術上肯定有難度,投入也確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