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對年約三十出頭,穿得非常體麵的男女,也從公交車上衝下來。
兩人看清海棠的樣貌時,均都眼睛一亮。
但已經知道他們身份的海棠,氣憤地指著他們,先聲奪人:“二叔、二嬸,你們也太過分了,趁著我媽媽生病,把小弟哄騙走。
我媽媽因為小弟不見了,急得病情加重,媽媽要是出了什麼事,爸爸不會放過你們的。”
國人好熱鬨,這話一出,就吸引了從公交車上下來的幾個過路人,大家不約而同地圍了上來。
“姐姐,我不要做二叔和二嬸的兒子,我有自己的爸爸、媽媽,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海棠意外小男孩這麼順溜地就接上她的戲,她立刻接著演:“二嬸,醫生說了,你隻是懷孕的幾率低,不是不能生。
你耐心點,好好聽醫生的話,按時吃藥,早晚能懷上自己的孩子。”
圍觀的路人中,有位大媽這時語重心長地勸道:“女同誌,可千萬彆乾強搶彆家孩子的事,這是造孽呀。”
“這夫妻倆看著挺體麵的,可這人品不行啊,怎麼能強搶大哥家的孩子。”
“就是就是,人小姑娘說了,你隻是懷孕幾率低,又不是不能生,可彆乾搶人孩子的事,這搞不好,會弄得兄弟反目成仇。”
“不是,這孩子是我們的兒子,各位跟我們坐一輛車的,這孩子如果不是我家的孩子,能不哭不鬨?”
人販子中的女人,眼見勢頭不對,趕緊反駁,然後指著海棠道:“我們也不是她的二叔、二嬸。
我們是她的養父母,不過年前她親生父母找上門來,我們便將她送還親生父母。
可她親生父母對她並不好,她就跑回我們家,之後她親生父母找上門,接她回去,我們也沒立場攔著。
因此她心裡記恨我們沒護著她,私底下攛掇她弟弟離家出走,不認我們。”
“才不是,他們不是我父母,我不敢哭鬨,是因為哭鬨就會挨打。”緊緊抓著海棠手的小男孩,此時呲著牙,口齒伶俐地反駁。
小男孩反駁完,立刻擼起袖子,隻見白白嫩嫩的小胳膊上,有好幾個紫紅色的掐痕。
這時海棠幽幽地開口:“哦,我是你們的養女,小弟是你們的兒子?
真以為你們紅口白牙一說,你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那也彆浪費時間了,去公安局,請公安同誌斷案。”
海棠這話一出,那兩個人販子,眼裡飛快地閃過慌亂,緊接著一直沒說話的男人,裝腔作勢道:“好,那就去公安局。”
然後他對圍觀的眾人道:“麻煩大家也跟著去公安局做個見證?”
海棠一聽這話,就知道不好,國人是好熱鬨,但同樣的也畏懼公安局這種地方。
眼見圍觀的人,紛紛找借口走人,海棠慌了,一旦圍觀的群眾散了,她和小男孩的處境可就不妙。
她之所以沒有一開始拆穿人販子,還臨時認個親戚,就是在反套路。
像這種夫妻示人的人販子搭檔,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扮演被拐兒童的父母,很容易蒙混過關。
她呢先聲奪人,指責他們搶孩子,借助群眾的力量,先向這兩個人販子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