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昭寧十八歲考上了清大的機械工程專業。
她從搬到京城後,就經常跟夏為安一起去蹭課。
夏為安選的是機械工程專業,小姑娘雖然年齡小,聽著一些她還不太懂的專業術語也聽得津津有味。
夏為安開始做實踐的時候,小姑娘就跟在他旁邊做他的助手。
雖然小丫頭年齡小,但是動手能力是真的強。
夏為安需要什麼,夏昭寧都能第一時間察覺到,並且準確地送到他的手上。
父女倆在夏為安大四的時候成功手搓出了一台簡易的發動機,雖然技術並不像發達國家的那麼好,但是兩個人能手搓出來也是震驚了全校。
後來,在其他組員的配合下,兩個人的發動機技術得到了更深層次的開發,夏昭寧也進而學到了許多知識。
因為她跟夏為安興趣相近,夏為安這些年走到哪都愛帶著夏昭寧。
兩個人平時跟普通父女一樣,討論專業知識的時候,經常會互相拍桌子。
用夏為安的話說,這個時候我們倆不是父女,我們是互相探討共同進步的同誌。
夏為安畢業後,去了京城的機械廠上班,夏昭寧就更有地方玩了。
她每個周末都主動要求夏為安加班,她會陪同,寒暑假更是做完作業就往夏為安的廠子跑。
最初的時候,不了解夏昭寧的工程師還會覺得夏為安太能慣著孩子了,帶個小孩子來上班,會給他們增加多少負擔。
後來,夏昭寧一次一次地幫他們解決了實踐中的問題,大家才發現這小姑娘是真的聰明。
這些年,家裡麵不斷地會多出一些實用的家用電器,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甚至電視都是這爺倆搓出來的。
而夏昭寧早早地就在機械廠那邊掛了名。
機械廠的廠長語重心長地對夏為安說,“為安,我這個位置就是你的。”
“以後咱昭寧畢業了,你為自己留人才也好,給自己找左膀右臂也好,一定要把她招到咱們機械廠來,她就是咱們未來的希望。”
夏為安,“我也挺年輕的,我也是希望……”
廠長,“你已經在我手裡了,我要的是沒來的,彆被彆的廠子給弄走了。”
這些年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滬市和一些沿海城市都慢慢地發展起來。
他們挖人的時候毫不猶豫,給錢給得大大方方,尤其像夏昭寧這樣的專業人才。
廠長覺得必須早早地下手,得到夏為安的保證後,廠長才算鬆了口氣。
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國留學熱,夏昭寧在清大學習了兩年到大三的時候,她主動提出了要去d國做交換生。
決定去d國那年,夏昭寧才二十歲,她一個人出國,家裡人肯定是不放心的。
宋清雲連續幾天晚上都睡不好覺,夏為安一直在安慰她。
“孩子長大了,早晚都是要走出去的。”
他們知道,現在d國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安全的。
加上d國的工業發展確實是不錯,有一些技術,尤其是汽車製造業方麵,遠遠領先於他們國內。
夏昭寧去那邊學習回來,肯定能帶回來一些很新的技術,說不定還能研究出什麼新型的材料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