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監軍雖然執拗,但是卻也是大業少有的忠誠,心裡裝著家國天下。
在聽到穆英說的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後,對穆英很是佩服。
再加上知道了穆英是剿匪的領頭人,秦青雲眼中更是閃過一抹希冀的光芒。
也許真的會像李成風所說,眼前的青年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絲希望呢。
反正都已經這樣了,搏一搏也許會有一線生機。
“世子殿下,我沒有意見了,但是這位義士隻能出謀劃策。”想明白其中關鍵的秦青雲說道。
對於這一點,穆英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他本沒打算參與軍權。
掌握軍權就得上戰場廝殺,那多危險啊,還是出主意好。
見秦青雲不再反對,李成風大喜。
“英哥,我望安關的大軍就拜托你了。”
看著對自己行禮的李成風,穆英卻沒有一點激動,隻覺得壓力山大。
“風弟,你先跟我講講目前望安關的情況,還有北狄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李成風自然不會有隱瞞,當即開始了講述。
望安關原本有七萬守軍,後來又有十萬大軍增援。
共計兵力十七萬,其中有五萬是新兵,戰鬥力低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戰鬥,損失兵馬五萬,還有十二萬大軍。
其中有騎兵五萬,步兵七萬。
之所以還有五萬騎兵,是因為這屬於防守戰鬥,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騎兵一直沒有上場。
至於北狄那邊加上增援的部隊總公有二十五萬,其中騎兵十五萬。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攻城,損失了七萬大軍,還有軍隊十八萬。
從軍力對比上來看,對於李成風他們來說是不利的。
但也不是不能打,畢竟望安關是防守的一方,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但問題是穆英這邊不可能將十幾萬大軍都放上去守城。
能參與守城的人數不足五萬。
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機會上城牆,畢竟位置有限。
要是上去的多了,就會造成擁擠,根本無法有效的守城。
而且現在望安關的守城器械已經不多了,這才是最要命的。
聽完李成風的講述,穆英臉色也不怎麼好看。
很明顯,這望安關很難守得住。
“先帶我去城樓上看看吧。”穆英道。
不管能不能守得住,他都需要先了解下具體情況才行。
李成風自然沒有意見,帶著穆英就上了城樓。
守城的士兵看到李成風上來,都紛紛打招呼。
在看到李成風身邊的穆英時,大多數人表現出來的都是好奇。
穆英抬眼望去,隻有少部分士兵在守城,剩下大部分都靠著城牆坐著在休息。
很多人身上都帶著傷。
雖然能參與守城的隻有不到五萬人,但是因為北狄幾乎不間斷的進攻,李成風隻能讓士兵們分批守城。
要不是分批守城,估計這些人早就累死了。
穆英跟著李成風在城牆上走了一圈,臉色也變得嚴肅。
因為守城的器械真的不多了,滾木礌石,箭矢,機會都快要耗儘了。
“這種情況,朝廷不管嗎?沒有守城器械,就算有再多人,也守不住的”穆英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