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飯店後廚就來到一個乾淨的小院子,院子裡有個六角亭子。
因為天氣變冷,亭子六個邊都垂著草簾,看上去彆有一番情趣。
李衛華帶著秦雲東和夏豐走進亭子裡。
亭中空間不大,中間有一個實木圓桌,隻能坐四人。
“這裡很靜,沒人打擾,但比房間冷了一些,秦書記覺得怎麼樣?”
“怎麼樣?簡直太好了,我就喜歡這個調調。老李真是才子啊,一個小小的亭子都被捯飭得與眾不同。”
“既然秦書記喜歡,那咱就定在這裡了。你想吃什麼,那裡有菜譜……”
“不必了,你看著整把,但有個條件,今晚我要買單,你不允許免單。”
“行,我這就通知後廚準備四菜一湯,足夠咱仨吃,也符合規定。”
李衛華把兩盒華子扔給夏豐,樂嗬嗬地離開。
他這個動作體現出他的細致和周到。
既是在請夏豐抽煙,也是讓夏豐代為給秦雲東遞煙,還避免直接把煙給秦雲東顯得不夠尊重。
夏豐知道秦雲東平時不抽煙,於是拿了保溫壺給他沏茶。
“秦書記,李衛華是乾什麼的,感覺你們關係挺好的,但好像又不是很熟悉。”
“小夏,你現在可以呀,觀察很仔細,進步不小。”
秦雲東興致不錯,開始給他講李衛華的故事。
李衛華大學畢業分到紅星廠,當時周通平是總廠的副廠長,觀察李衛華一段時間,認為李衛華在經濟領域是個人才,便安排他在辦公室做通信員,其實是鼓勵他在職考研。
就這樣,李衛華不負眾望,一年後就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之後又順利到國外讀博士,並進入歐美的證交所和投融資公司實習。
本來他可以留在國外,但因為周通平推薦他到槐蔭市新成立的經濟研究所任副主任,李衛華為了報答周通平的知遇之恩義無反顧回國。
周通平當然出自一番好意。
李衛華的副主任級彆相當於正處,隻要能做出成績,他必然前途無量。
隻可惜九十年代的金融風暴也使得國內受影響,對槐蔭市的工業影響更大,經濟不可避免出現萎縮。
“城市的財政連年捉襟見肘,李衛華的很多設想就被束之高閣,他也變成了邊緣人,英雄無用武之地。”
秦雲東說完歎口氣。
他以前做秘書的時候,在周通平的家裡見過幾次李衛華,兩人相談甚歡,彼此欣賞。
但自從周通平調任省政協,秦雲東去了浠水縣,李衛華和秦雲東的聯係就少了很多。
這一次秦雲東來槐蔭市的一個目的,就是要請李衛華去臨江市工作。
正在此時,李衛華掀起草簾,兩個服務員端著托盤走進來。
“不好意思,久等了。這四個菜都是我爸親手做的,快趁熱嘗一嘗。”
李衛華把兩瓶酒放在桌子上。
秦雲東看著桌子上的菜,嘖嘖稱讚。
“大師就是大師,色香味無可挑剔,我算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