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東心平氣和向何鑄解釋收購紅星廠的初衷。
他經過研究各種數據,認為國內的經濟發展勢必會向更高階邁進。
改革初期賣襪子、雨傘、聖誕樹的產業終究會走向沒落,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一定會成為國家新一代的發展方向。
現在臨江市的工業基礎相當不錯,但產業集群還不夠完善,紅星廠加盟臨江市意義巨大。
何鑄沉默片刻,還是搖搖頭。
“雲東,你說的都對,但省裡是鮑乾清把持,他不會像你這麼考慮問題。此人對你我早就居心叵測,說不定就是他故意下發此文件,就是要捆綁住我們的手腳,隻要被他抓住把柄,他就會大做文章,臨江市和你我都要出問題的。”
何鑄憂心忡忡地勸阻秦雲東冷靜。
經過兩年多的基層工作經曆,他現在變得更加務實。他對自己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臨江市非常愛惜,不想讓臨江受到一點意外傷害。
如果秦雲東一意孤行,萬一遭到鮑乾清撤換,那臨江市就塌了半邊天。
如果他也被牽連,那從此就可能和臨江市絕緣,這是何鑄無法承受之重。
“老何,你的擔心也是對的,我也無法保證自己的決定是百分百的正確。但是機遇可遇不可求,如果現在放棄收購,紅星廠很可能撐不過半年就要倒閉,到時候人散了,設備毀了,那就是巨大的損失。”
秦雲東當然很理解何鑄的心情。
他也想好好給何鑄講道理,讓他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老何,人和一座城市一樣,一輩子能趕上幾次機遇?如果我們顧慮風險,考慮個人得失,失去了發展機會,你我將是臨江曆史的罪人。”
秦雲東雖然說得很誠懇,但一番好意並沒有被何鑄接受。
蔣廉坐在一旁雖然沒說話,但他感覺不妙。
秦雲東和何鑄兩人談話的目的不在一個頻道,變成了各說各話,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這種不一致是因為立場站位和格局的區彆造成。
秦雲東講的是戰略選擇的理由,何鑄考慮的是戰術落實。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秦雲東最後說到曆史罪人,明顯語氣太重,肯定會刺激到何鑄。
果然,何鑄倏地站起身。
“秦書記,我說的是現實情況,你卻怎麼就聽不進去呢?省裡已經叫停了槐蔭市的國企改革,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這批國企自生自滅再賣給私企。而你非要堅持自己的態度。橫插一杠,救不了紅星廠,還會讓我首當其衝遭到約談,我的工作不好做啊。”
何鑄改稱“秦書記”,說話的語速很快,調門拉高,看起來是真的急了。
秦雲東冷冷地看他一眼:“不好做就不做。”
此言一出,何鑄和蔣廉都愣住了。
難道秦雲東要和何鑄翻臉了嗎?
蔣廉連忙起身打圓場。
“雲東,你彆誤會,老何沒彆的意思,他隻是和你商量……”
“沒商量!我是臨江市第一負責人,誰不願意在我手下乾都可以走!”
秦雲東瞪起眼睛,說話的調門也提高了八度。
蔣廉一下子被噎住了。
這還是他來臨江後,第一次見一把手和二把手翻臉吵架。
本來想勸架,沒想到把自己也捎上了。
何鑄也沒想到秦雲東突然翻臉,說話又像是在攆人,他的麵子下不來,隻能賭氣喊了一句“走就走”,說完直接摔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