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東開會一直維持既定風格不變。
無論發言正確或錯誤,一律不掛賬,不打擊,不報複。
他對發言者會給予某個方麵的肯定,然後再根據發言內容提出問題。
這樣做是為了鼓勵參會人多發言,不要有過重的心理負擔。
蔣廉深吸一口氣。
“按臨江新區的成功經驗,我建議分階段建設臨江東區,第一期投資百分之十,第二期投資百分之十五,以此類推,財政的壓力還能小一些。”
“我不同意蔣廉同誌的建議。”
何鑄麵無表情地搶先回答。
“分階段實施不適合臨江東區實情,如果按蔣廉同誌的思路,那就意味著建設速度大大降低,三年之內無法達到足夠的城區容積率,到時候問題還是不能有效解決。”
“老何,我知道問題不能解決,但至少可以緩解嘛。臨江東區建設意味著要動用天文數字的投資。就算我們停掉所有投資項目和民生工程,那也湊不齊臨江東區所需資金。咱們應該現實一些嘛。”
蔣廉不服氣的爭辯。
“老蔣,你……”
何鑄有些急了,剛要接著辯論,看到秦雲東微笑看他,何鑄馬上意識到自己又犯老毛病了。
秦雲東多次和他溝通,勸他要把身段放低,給彆人發表意見的機會,還要虛心聆聽,不能表現出不悅的神情,更不能粗魯打斷。隻有這樣,下級才敢在他麵前說真話。
“……你的意見我考慮好再給你答複。”
何鑄這次學乖了,不但沒有再逞口舌之快,還低頭記筆記不再言語。
或許是看到何鑄有了虛心的態度,其他人這才開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讚同蔣廉副市長的意見,咱們市的基礎建設項目都很重要,停了哪一個都會對接下來的工作造成直接影響。”
“不隻是建設項目,我主管的教育和文體項目也不能動。學校修建塑膠跑道體育場,在公園和小區增加鍛煉設施,如果投資取消,孩子家長和老人又會集體投訴,吐沫星子都會淹死人。”
“我市的公交線路滯後,何市長承諾過今年解決出行難的問題,采購的七十輛公交車,總不能也取消吧?”
……
秦雲東耐心地聽完十幾個人的發言,看看腕表已經到了中午十二點。
“我來總結一下,然後休會,下午繼續開會。”
秦雲東掃視眾人。
“大家發言都很踴躍,這是好現象,咱們講究的就是群策群力。但我看也有不好的苗頭,你們每個人發言其實都是站在本部門立場上講話,格局太小,而且有本位主義和小團體思想。提醒你們,咱們開會研究的是臨江市未來的發展,提建議和意見也要考慮臨江市的大局。”
眾人都低下頭,不敢和秦雲東對視。
秦雲東簡短批評了大家,轉而又舒緩了語氣。
“大家的意見其實就是兩個字,沒錢。那麼好,下午我們開會要探討的是,如果資金問題可以解決,大家對臨江東區建設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現在散會!”
很快,會議室裡隻剩下秦雲東、何鑄和蔣廉三個人。
蔣廉扔給何鑄一支煙,以示友好。
“老何,彆生我氣,我是對事不對人,沒有和你過不去……”
“得了,我哪有那麼小氣,咱都知根知底,我心裡有數。雲東,我今天表現得還可以吧?”
何鑄接過煙點上。
“不是可以,而是相當不錯,值得表揚。”
秦雲東笑著向他豎起大拇指。
何鑄心情愉快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