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華笑起來:“我似乎還是第一次看到你這麼暴躁。”
在李衛華的印象裡,秦雲東向來溫文爾雅,從容淡定。
“雲東也是人,又不是神仙,最近壓力太大,脾氣難免急躁了一些。”
何鑄怕李衛華多心,笑著在一旁解釋。
秦雲東和湯維漢達成過對賭協議,臨江市的年gdp必須超過百分之五十,否則就自動辭職。
但是臨江市的起點很高,想要達標難度非常大。
除了東區基礎建設迅速上馬之外,還要寄希望於紅星廠等幾個大型企業能迅速複興,再有就是推動有能力的企業成功上市。
作為臨江市最有希望海外上市的一批企業中,交通集團規模最大,更有規模效應。
因此秦雲東一直對交通集團寄予厚望,當交通集團一直遲遲不能產生結果,秦雲東著急上火也是情有可原。
“gdp增長百分之五十!我的乖乖,這可是超高難度。雲東,你真不應該用這麼大的籌碼對賭。湯維漢是老狐狸,你贏了,對他政績有好處,你輸了,他正好可以把你取代。不明智啊……”
李衛華輕輕搖搖頭。
他難以置信秦雲東會做出如此魯莽的決定。用自己的前途作抵押,把自己推到懸崖邊緣,簡直是愚蠢。
“我當時也沒有辦法,省裡下文件阻止我的收購行動。我總不能錯失為臨江市帶來升級的機會,也不能看著好端端的紅星廠就這樣分崩離析。”
秦雲東無奈地聳聳肩,拿起水杯。
“你說的升級是產業升級?”
李衛華似乎被觸動了敏感神經,一下子坐得筆直。
“嗬嗬,老李到底是經濟專家,一說就明白,我說的正是產業升級。”
秦雲東點點頭。
臨江市從當初的臨縣算起,已經連續快速增長了六年,秦雲東從數據的變化上已經感覺到潛在的危機。
礦產資源、初級加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附加值產業,正慢慢逼近潛能極限。
當然,臨江市現在的產業繼續維持增長十年八年不成問題。
而秦雲東到時候很有可能就不在臨江市工作,儘可以躺倒享受增長的紅利,安安穩穩地獲得晉升提拔。
但秦雲東偏偏不安分。
他想的是要為臨江市負責,設計的是百年大計,希望給這座城市帶來永續發展的活力。
李衛華拍拍秦雲東的肩膀,高興地連連點頭。
“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正在嘗試做出大模型,沒想到你已經開始實施了。我可以一邊理論創建,一邊實際操作。真是走大運啊……”
“老李,先不說產業升級的事,這個話題聊起來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咱還是說說交通集團上市的事吧,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楚采臣打斷他們的對話,他表麵上嘻嘻哈哈,其實也早就上火。
李衛華摘下眼鏡,輕輕吹了一口氣。
“目前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買殼上市。”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