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東淡淡地說:“去黨校學習也沒啥嘛,充充電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是好事。總不能彆人能去,我就搞特殊化不去,哪有這個道理。”
本來何鑄等人還有些手足無措,但看秦雲東這麼淡定,三位市長的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
“雲東說得對,黨校學習是乾部提拔的必要條件,這次去黨校學習最長不超過三個月,說不定意味著雲東又要升官哩。”
蔣廉遞給何鑄一支煙。
秦雲東笑了。
“升官不升官倒是其次,我就算去黨校學習也很放心,這些年臨江市的發展又不是隻靠我一個人。全要仰仗臨江十八羅漢的功勞。”
他所說的十八羅漢,是來自市民們對臨江主要領導的統稱。
除了這三位市長外,還有衛敏、宋天明,以及辛勝利、姚琪、劉前進、曹傳承等六個區的一把手,以及楚采臣、白三民等七個臨江支柱企業家。
這十八人是公認追隨秦雲東的核心成員,也是秦雲東一聲令下能高效調動全市行動的骨乾力量。
何鑄歎口氣,擺擺手。
“就算臨江人才濟濟,但還是需要有個領頭人,除了你,誰能讓十八羅漢馬首是瞻?反正我是沒有這個能力。”
“老何,咱倆是工作上搭檔,你在臨江市乾部中的威望很高,怎麼可能指揮不動呢?你這麼說,是不是指責我專權,大搞一言堂嗎?”
秦雲東笑著碰了碰何鑄的胳膊。
“我哪有指責你啊,我說的是心裡話。你的大局觀和管理藝術登峰造極,我何鑄雖然高傲,但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我的能力和你沒辦法比,鎮不住這麼大的場子。”
何鑄的話讓蔣廉和李衛華很吃驚。
他們都知道何鑄的個性,能主動承認自己不如彆人,這還是第一次。
何鑄說的是心裡話,他對秦雲東真是心服口服。
臨江市發展到今天的確不容易,曆經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如果不是秦雲東幾次力挽狂瀾,臨江絕不會有今天的麵貌。
秦雲東看看三個朋友,內心感到溫暖。
他再苦再累都能忍受,但他也需要彆人認可和理解,有何鑄這句話,他覺得非常欣慰。
“老何,這個世界從來沒有說離開誰就不轉的,我也不是神仙,隻不過是聚集大家在一起,借用了你們的聰明才智。我相信,臨江的乾部隊伍總體是好的,換了誰也一樣會帶動臨江市繼續發展下去。”
秦雲東雖然看不上鮑乾清,但他也有組織紀律性,隻要是不違反原則的命令,他都能平靜接受。
三天後,省組織部的調令果然到達。
秦雲東需要脫崗學習一個半月,正好到春節前結束。
因為提前已經做好了準備,秦雲東很快向代理書記何鑄移交工作。一周後,獨自一人前往省城的省委黨校。
報到結束,拿了房間鑰匙,秦雲東來到宿舍樓202房間。
沒想到房間的門是開著的,秦雲東敲了敲門走進去。
房間裡正在收拾行李的男人回頭看了看,馬上起身笑著打招呼。
“雲東同誌,很高興咱倆成了同窗舍友。我是中安市的佟陽。”
佟陽四十多歲,中等個頭,笑起來很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