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家族,是曆史中跨越數百年的望族。
根據《臨縣誌》記載,臨縣的起源就是封氏家族的封地。
雖然隨著曆史變遷,封家幾經沉浮再也不像祖上那麼風光,但依然維持臨縣幾大家族之首的地位。
封氏家族祖祖輩輩一代代傳承,平時扶危濟困、捐助教育、修橋補路,小荒年免租免息,大荒年施舍粥米賑濟災民。
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贏得了名士的口碑,以及臨縣百姓的敬仰。
封家緩和了和窮人之間的社會矛盾,方便家族更好地紮根深耕。
正是因為成長環境優良,再加上封氏家族雄厚的教育水平,因此培養出大批的精英,走出臨縣,開枝散葉遍布全國,他們進一步拓展封家的影響力,使得封家安穩綿延繁衍至今。
秦雲東初到臨縣就聽苗英傑提到過封家,要他不要低估封家在本地的影響力。
隻不過封氏家族還算本分,對秦雲東的改革基本上也很配合,從來沒有激烈反對過,因此彼此相安無事多年。
自從封天強被查之後,聽說包括鮑乾清在內的人都找樊向陽說過情,秦雲東開始對封家心生警惕。
他通過各種關係逐漸了解到封家的勢力,的確令他驚歎不已。
封家不顯山不露水,但編織出的盤根錯節關係網絡,綿密複雜到幾乎難以撼動。
現在他又碰到了牽扯封氏家族的案子,本來不歸他管,他儘可以躲開這麼棘手的矛盾衝突。
但秦雲東不是不敢碰硬茬的人。
而且,封家的祖籍地就在臨江市,如果不把封家震懾住,未來說不定還要出更大的麻煩。
癤子破了用手擠,長痛不如短痛。
秦雲東管定了!
他不動聲色地開車返回省城,在路上,他約正忙於辦民政廳案的樊向陽晚上吃飯。
樊向陽很意外秦雲東此時會找他,但他也沒有推辭,而是滿口答應。
晚上八點,秦雲東和樊向陽在一家不起眼的中檔飯店包間見麵。
“老樊,咱們都是自己人,沒必要拐彎抹角,我就直說了,我是為一個案子而來。”
秦雲東隨即把在槐蔭市偶然接下來的甘興案講了一遍。
樊向陽邊聽邊在心裡琢磨。
秦雲東並不是槐蔭市的領導,又不分管司法紀委口,乾嘛如此重視此案,還親自開車大老遠跑來見他?
“老樊,你怎麼看這個案子?”
“秦書記,凶手能以白血病晚期的名義保外就醫,我認為是彌天大謊,肯定是每個環節都被買通,形成相互勾結的窩案。”
樊向陽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到底是紀委的骨乾,分析判斷能力非常強。”
秦雲東露出一絲微笑,連聲誇讚樊向陽的能力。
“我這兩下子怎麼能和秦書記比呢。”
樊向陽先恭維了秦雲東,接著話鋒一轉繼續說:
“秦書記大老遠跑來給我說案子,是想讓紀委插手追查此案,對嗎?”
“是的,如果隻是讓警察機關重審,恐怕會受到很大阻力,而且讓他們自己推翻自己的結論幾乎不可能。我沒有時間和他們磨嘴皮,隻能另辟蹊徑。老樊,這件事還需要你親自操刀,才能披荊斬棘打通一條路。”
秦雲東很喜歡樊向陽這麼直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