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國昌帶著不滿的情緒,向秦雲東發起強力輸出:
“雲東同誌,槐蔭市不比臨江市,你們家底厚實,大企業眾多,東方不亮西方亮,砍了一個企業不會傷筋動骨。但槐蔭市不行,一個鋁廠就貢獻了財政的百分之二十。我不能為了環保,讓這座城市陷入停擺狀態,那才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白國昌說著,用指關節敲擊著桌麵。
秦雲東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冷冷地回答:
“我知道鋁廠對槐蔭市的重要性,也能理解潘全功市長很有壓力,但對於汙染問題,我們要站在大局上考慮,不能聽之任之,必要時就需要犧牲眼前利益。”
秦雲東在原則問題上又展現出絕不妥協的氣勢。
白國昌還想爭論,但他在關鍵時刻還是克製住自己的情緒。
秦雲東的立場屬於大局正確,白國昌再爭辯也隻能是詭辯,不符合上級的指示精神。
況且,秦雲東還是省常委成員,白國昌不能由著性子向秦雲東發難。
沉默了幾分鐘,白國昌緩和語氣開口:
“唉,現在槐蔭市麵臨的問題,就是經濟發展和環境汙染之間的矛盾問題。我如果停掉鋁廠,沒有了廢氣、廢水和汙染物,但槐蔭市的財政收入銳減怎麼辦,鋁廠幾千名工人就業誰解決,依靠鋁廠過生活的商家和企業沒了收入,會不會接連倒閉?”
白國昌用推心置腹的談話方式,向秦雲東提出了一連串尖銳的問題,以此說明自己是進退兩難,身不由己。
秦雲東隨即也放緩語氣,平心靜氣向白國昌做工作。
“現在不治理汙染,槐蔭市上下一片祥和,財政收入穩定了,工人們和商家也都照常賺錢,但不出五年,槐蔭的下一代恐怕再也沒有乾淨的空氣可以呼吸,再也沒有乾淨的飲用水,甚至連地裡種的莊稼都不能吃。國昌同誌,你準備好承擔如此的曆史責任嗎?”
秦雲東故意提及曆史責任,就是要提醒白國昌掂量一下。
如果白國昌還想仕途進步,他在槐蔭市做過的事就會被不斷檢視。
隻要槐蔭市真的出現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今後肯定會成為一個汙點永遠伴隨白國昌,想擦也擦不掉。
秦雲東這句話果然起到效果。
白國昌明顯是被打動,低下頭陷入沉思。
槐蔭市隻是白國昌的起手式,
有鮑乾清做靠山,他隻是來完善自己的履曆,隻要能讓落後的城市出現經濟崛起的苗頭,他就有資本得到快速升遷。
所以,白國昌對槐蔭市並沒有什麼長遠打算。
汙染不汙染,他也毫不在意。
但秦雲東的話讓他猛然警醒。
如果槐蔭市遺留了曆史爛賬,無疑是給政敵準備好了彈藥,隻要白國昌向上躍升,競爭者肯定會拋出這個殺手鐧,把白國昌打回原形。
看來,不重視治理環境汙染,還真的要冒很大風險。
“秦書記,你說得振聾發聵,讓我認識到環境對槐蔭市的重大影響。我已經決定了,即使影響經濟增長,我也要徹底治理環境汙染,留下碧水藍天給後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