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此事有誰對羅馬城中的夏露最為牽腸掛肚,芙寧娜絕對是其中之一。
不光是因為夏露是她的好閨蜜,救命恩人,更因為夏露是她可以逃避“義務”的最佳擋箭牌,隻要有夏露在,她就可以把麻煩事都丟給這個過於能乾的好友,心安理得地享受舒適的生活。
而一旦夏露走了,她就沒辦法和之前那樣偷懶了,所以對這段時間她的工作量不止翻了一倍——而是十倍百倍。
她被迫自己閱讀和簽發各種文件,被迫如同“吉祥物”一樣參加高級軍務會議,還要時不時來應對來自父皇和法國政府的問詢,簡直有點身心俱疲。
不過,無論多麼不爽,她都隻能硬著頭皮堅持,因為這次和在帕爾馬當個與世無爭的“太平邦君”不一樣了,她參與的是帝國目前名列頭號的重大事務,無論法蘭西內外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父皇絕對不能容忍自己丟臉,或者給他丟臉。
芙寧娜雖然從小驕橫頑固,但是在父皇麵前她隻能乖乖聽話,可一點不敢造次。
好在,她雖然喜歡擺爛,但並不是真爛,逼到絕境的時候還是能拿得出幾分真本事,靠著從小耳濡目染的手段,以及一點點臨機應變的天賦,再加上這段時間在生死關頭上磨練出來的意誌力,她居然馬馬虎虎也把各項事務都給糊弄了過去,沒有鬨出什麼大亂子來。
而隨著法軍的不斷進軍,整個意大利的局勢也在慢慢走向明朗。
在教皇的號召下,散布在意大利各地的信徒們開始紛紛抵製革命黨,鬨革命的城市一個個被推翻和鎮壓;而那些原本對革命浪潮膽戰心驚的邦君和貴族們,看到法國軍隊入場之後,也紛紛來了“底氣”,興高采烈地加入到了對革命分子的圍剿當中。
這方麵以兩西西裡國王費迪南多二世為典範,在幾個月前,麵對洶湧澎湃的革命浪潮,他方寸大亂,宣布同意改變過去的專製統治,頒布憲法,改革王國政治,幾乎做了全盤讓步;然而,一等到法國出兵乾涉,他立刻就覺得自己行了,宣布廢除之前自己受迫之下做出的所有政治讓步,並且派人大肆剿殺境內的革命分子。
光是做到這一點還不夠,他還宣布,自己隻忠於至正至聖的教會,要出兵鎮壓他恨得咬牙切齒的羅馬共和國。
在法國大軍靠近羅馬城的同時,機靈的費迪南多二世立馬也點起兵馬北上,配合法軍一起圍攻羅馬。
對於兩西西裡國王的中途加入,法國人抱有雙麵的態度:一方麵,多一個盟友總歸是好事,不光可以在政治上讓法國更加師出有名,實際上也可以分擔法國人的負擔;但是另外一方麵,這也給法國人帶來了費迪南多二世“搶戲”的風險。
皇帝陛下是要世人都知道,羅馬是帝國、是他自己征服的,他就算要加一個配角,那也是他的女兒芙寧娜,而不是一個波旁家族的國王。
所以,在費迪南多二世揮師北上之時,法國外交部立刻給兩西西裡王國遞交了一份外交照會,陳述了帝國目前對這個問題所持有的立場:
1,帝國歡迎兩西西裡王國加入“正義聯盟”,共同護教,驅逐羅馬的叛亂者和背棄信仰的逆賊。
2,為了協調統一指揮,避免誤傷,兩西西裡王國的平叛軍隊大軍,應該配合法軍,並且聽從烏迪諾元帥的號令。
3,在一切外交場合當中,芙寧娜公主要作為所有參與此事的君主們的“首席”。
毫無疑問,這份照會十分嚴厲而且苛刻,費迪南多二世在收到這份照會的時候,在臥室裡氣得破口大罵。
但是他的憤怒也僅限於此了。
他知道,法蘭西帝國和波拿巴家族,不管和他這個波旁國王有多少曆史積怨,但是此刻“形勢比人強”,他必須服這個軟,不能觸怒他們。
眼下不是什麼講究“家族仇怨”的時候,保住自己的王位和國土比什麼都重要。
經過了這一輪革命浪潮之後,兩西西裡王國勢必會元氣大傷,如果這時候不討好芙寧娜和法蘭西帝國,以後就真的沒有好果子吃了。
作為一位國王,費迪南多二世並不缺乏唾麵自乾的本事,在之前他都能夠忍受向革命者低頭的“屈辱”,現在忍受一下波拿巴家族的屈辱又算得了什麼呢?
於是,在短暫地發泄完了怒火之後,出了臥室的費迪南多二世,和顏悅色地接見了法國大使,並且表示自己欣然接受這份照會內提出的所有要求。
既然兩邊達成了大框架協議,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費迪南多二世在自己的王國內進行緊急動員,拉出了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然後國王親帥這支大軍,快速地向北推進來到了羅馬周邊地區,最後與趕到羅馬郊區的法軍彙合。
兩軍的彙合,也就意味著套在羅馬城身上的絞索越發緊密,它更加岌岌可危了。
對兩西西裡王國軍隊的戰鬥力,烏迪諾元帥自然是完全看不起的,不過多了這一萬多人的生力軍,怎麼說也是一件好事,他把部分處在一線的法軍單位替換成了新的盟軍,以此來儘力避免法軍自身的消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然,他也不能明著把盟軍當炮灰用,所以重要地段的防禦和攻堅還是交給了自己信任的法軍部隊。
同樣是出於避免過度傷亡的擔憂,元帥並不急於發動總攻,他利用法軍自身重裝備的優勢,不斷用炮火轟擊羅馬守衛軍的前沿陣地,然後再持續發動短促的小規模突擊,力圖用這種方式,一點一點蠶食守軍的陣地,逼近羅馬城的城區。
持續使用重炮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配合城內的夏露小姐,對城內進行心理上持續的壓迫打擊。
此刻,因為消息不通,所以元帥並不知道夏露的計劃進展到了哪一步,他隻能在焦躁當中儘量維持耐心,等待一個更好的結果。
不過,怎樣對待費迪南多二世國王,又成為了元帥頭疼的問題。
雖然瞧不起這個小國君主,但是他不管怎樣也是個君主,而且目前還是帝國的盟友,是不能當麵折辱的,必須要給予相應的尊重。
可是烏迪諾元帥年事已高,又不想要浪費精力跟一個波旁君主周旋,所以他乾脆選擇了每天呆在司令部內,把盟軍內部的聯絡和外交工作都一股腦地移交給了芙寧娜公主,反正也沒人能夠說他一個老頭子的不是。
芙寧娜對此叫苦連天,可她又有什麼辦法呢?她隻能勉為其難,打起精神跟教皇、費迪南多二世這些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