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法國人都還沒打進來,我們總不能就這樣直接跑了吧,民眾怎麼辦?之前已經有人放火搶劫了,如果我們都撤離,再也沒有人維持秩序,羅馬一樣會因為搶劫和強盜而陷入火海當中!”
“所以,我認為在撤離的同時,還需要一些人留下來維持最後的秩序,讓羅馬可以儘量完整地保存下來……”親王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最後又補充了一句,“順便把它移交給法國人。”
他最後的話,終於引起了一片嘩然,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人公開在議會當中提出要把羅馬交給法國人——雖然一個字都沒提到投降,但幾乎每個字都是在說投降。
最後一層窗戶紙捅破了,有些人憤怒,有些人釋然,還有些人隻是頹然地低著頭,哀悼著即將死去的共和國。
噓聲四起,但是親王仍舊毫無懼色,他大聲地質問那些發出噓聲的人,“難道你們還有彆的辦法嗎?你們可以反對我,甚至把我抓起來,但是你們能夠靠噓聲來拯救羅馬嗎?先生們,如果我們連失敗都不敢麵對,那我們在未來又怎麼可能麵對成功?!現在,除了儘力保存我們僅剩的火種之外,我們沒有彆的路可走了!”
這時候,親王之前拉攏的政治派係,也不再猶豫了,他們紛紛鼓掌,發出了比鼓噪者更大的聲響,以此來表達對親王的支持。
“對!說得太對了!”
嘈雜的喧囂持續了很久,人們因為政見不同而彼此怒視和指責。
可是,無論怎麼爭吵,卻沒有人拿得出一個更好的意見來。
所有人,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心裡都清楚,這就是唯一的選擇了,隻不過有些人不願意麵對現實而已。
但不管怎樣,理智終究還是占了上風,漸漸地,公開表態支持親王意見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看到此情此景,親王終於放下了心來。
其實剛才他看似滔滔雄辯,其實心裡也不太有底,他知道自己可能稍有不慎就萬劫不複,不過好在,一切擔憂終究都沒有發生,自己還是得到了大多數的支持。
雖然還有人反對自己,但這已經夠了。
隻要自己的意見在議會占了上風,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他的支持者們會把自己推上最後的“留守政府”和投降談判代表的位置上。
這是一個絲毫不能帶來榮譽和名望的工作,也隻有打定主意放棄一切的他,才會這麼毫不猶豫地接下來,罵名他一個人來背就行。
一方麵,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爭取時間,幫助更多同黨逃跑;另一方麵,疏散和逃離羅馬的人越多,就越沒有人再來阻止他,他可以儘量在毫無阻礙的情況下,快速地完成整個投降事宜。
趁著羅馬城現在還掌握在己方手中投降,總比在法軍攻入城內之後再投降要好。
支持親王意見的人占了上風,但還有一些人心存不甘,不願意自己為之奮鬥的一切就此結束,他們眼見在議會辯論當中已經失敗,不可能再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於是他們紛紛就把仇恨放到了親王的身上。
希望破滅的憤怒,還有失敗的沮喪,以及對自己和民族未來的恐懼,統統不公平地傾瀉到了親王的身上。
“恭喜你,你這個波拿巴陰謀家!你把羅馬賣了一個好價錢!”有一個議員站起身來,然後大聲對親王唾罵,“意大利人民絕對不會原諒你和你的同黨們今天的所作所為的!我為自己曾經和你同列而感到無比的恥辱!”
對於這種痛罵,親王早已經有心理準備,所以他隻是木然地看著對方,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
他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實在沒有精力浪費在打嘴仗上麵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曾經的朋友們,我祝你們未來仍舊能夠擁有光榮,我所能夠做的,也隻能到此為止了……”他隻是以平靜的態度,向對方告彆,“你們可以把一切罪責都加到我的頭上,但是,上帝知道,我是以何等真摯的態度,參與到了這一場偉大的事業當中。直到此刻,甚至在我的餘生當中,我也絕不會為此感到後悔。我們為夢想努力過,這就夠了。”
而隨著一陣又一陣的吵吵嚷嚷,親王的意見,也在他同黨的力推下、以及大多數人的動搖和絕望之下,成為了正式的決議——羅馬城停止抵抗,所有不願意投降的人突圍,然後在山區疏散潛伏;羅馬則交給以呂西安親王為首的臨時委員會管理,然後再轉交給芙寧娜公主。
而這份決議,也就成為了共和國的死亡診斷書。
雖然此刻,共和國還貌似存在,但它隻是一具尚有餘溫的屍體罷了,它所能夠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儘量去爭取鎮壓者的憐憫,以此來挽回最後的損失。
而隨著羅馬共和國的死去,1848年轟轟烈烈席卷整個亞平寧半島的革命浪潮,也將隨著羅馬共和國的謝幕而退潮。
但這注定將不是結束,一個民族爭取榮譽和獨立的努力,不可能因為一次兩次的失敗就宣告放棄,那澎湃的激情,將如同休眠的火山一樣暫時陷入沉寂,但是誰又能知道,它下一次又會在什麼時間、以何種契機,再次以震天動地的咆哮重新噴發出來呢?
呂西安·波拿巴親王知道即將流亡美洲的自己,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他無比誠摯的堅信,它終究還是會來。
他是這一場噴發的掘墓者,也將是下一場的守夜人。
喜歡雛鷹的榮耀請大家收藏:()雛鷹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