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怡媽媽說,後麵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手機。
她說,欣怡小的時候,隻是看看動畫片,刷刷視屏。
稍大一點後,就愛上了那些單機的小遊戲。
再後來進了小學,就迷上了網絡遊戲。
什麼組隊,什麼隊友,他們大人都不懂的,欣怡都懂。
慢慢的,欣怡的注意力,也就不在學習上了。
直到欣怡五六年紀的時候,還和遊戲裡的cp談上了戀愛。
欣怡媽媽說,當時她都不懂,什麼是遊戲裡的cp。
直到她聽到欣怡在玩遊戲的時候,喊對方老公,直接氣得打了欣怡一頓。
可家裡長輩們知道以後,非但沒有對欣怡嚴家管教,反而責怪她不該打孩子。
還說孩子小,根本就不懂那些,喊老公什麼的,肯定也是被對方帶壞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欣怡沒錯,錯的都是彆人。
再後來,長輩們為了哄欣怡,居然還給欣怡買了最新款的手機。
當時她是反對的,也和家裡的長輩們刨析了這個事情的危害。
還直言,再這麼下去,他們隻會害了孩子。
可是家裡的長輩們,隻說虛擬的遊戲而已,又不是真的。
還說學習不就是為了長大有口飯吃,而他們的退休金花都花不完,就算欣怡長大不工作,也能讓欣怡過上富足的生活。
於是有了長輩們的撐腰,讓欣怡在玩遊戲這件事上,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為此,她也沒有辦法再管教欣怡。
直到後來,欣怡在遊戲裡認識一個據說是和她年紀差不多大的男孩。
一開始兩個人在遊戲裡一起聊天、做任務。
後來幾乎是二十四小時泡在一起,就連睡覺的時候,兩人都拿手機掛著遊戲,聽著對方的聲音入睡。
直到六年級畢業的那個暑假的某一天,欣怡不見了。
欣怡媽媽說,那天她還在上班,就接到欣怡的電話,說是要去大伯家玩幾天。
她當時都沒同意,下班回到家,才發現欣怡不見了。
她想起白天欣怡打電話說要去大伯家玩,於是立馬打電話給大伯,電話裡大伯說欣怡是在他家的。
說是玩兩天,就把欣怡送回去。
她這才放下心來。
然而第二天晚上,欣怡的大伯就打電話過來問她,欣怡有沒有回家。
一家人這才意識到出大問題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欣怡的大伯才說,欣怡昨天根本就沒去他家。
而是欣怡打電話央求他,說想去給某某同學過生日,然後想在那個同學家留宿一晚。
欣怡說告訴媽媽,媽媽肯定不會同意。
這才求到大伯這裡,讓大伯幫她打掩護。
大伯一向是家裡最寵欣怡的,但是他也沒有隨口答應,而是通過電話,和那名過生日的同學交流過,確定那位同學是過生日請欣怡去家裡玩,才答應替欣怡打掩護。
但是大伯有要求欣怡第二天去他那裡,欣怡也答應了,為了保證欣怡的安全,大伯還特意要了那位同學的電話號碼。
誰知道,第二天得知欣怡要來家裡的大伯母做了一桌子欣怡喜歡的菜,一家人等著欣怡回來吃飯的時候,遲遲不見欣怡回來。
剛開始打電話催的時候,欣怡還接了電話,說在回來的路上。
然而等了一個小時還沒等到欣怡,再打電話的時候,電話就關機了。
這一下,欣怡大伯著急了,立馬打了電話去問那位過生日的同學。